材料一  1941年,抗日根据地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旱灾、蝗灾、冰雹

材料一  1941年,抗日根据地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旱灾、蝗灾、冰雹等自然灾害接踵而来,日军的扫荡又使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人口减少。

材料二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正如周恩来1960年10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说:“这样大的灾荒那是我们开国十一年所未有的,拿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二十世纪记事起,也没有听说过。”

 ——中国改革论坛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应对天灾、人祸,抗日根据地在这个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

(2)面对1959—1961年的自然灾害,刘少奇在他的报告中引用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指出“从粮食减产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害”。刘少奇和周恩来的观点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造成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决策失误有哪些,造成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国际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措施: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开展延安整风运动。

(2)相同点:刘少奇和周恩来都认为三年困难时期的到来和自然灾害有关。(4分)不同点:刘少奇侧重于对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人为因素进行总结;周恩来则侧重于从客观上阐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4分)决策失误: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开展“反右倾”斗争。(4分)国际因素:美国继续推行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苏联政府单方面撤走专家,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等。(4分)


解析:

相关题目

如图,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B、C上。物体A、B、
如图,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B、C上。物体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物体B、C间的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政权和政党的相互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政权和政党的相互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08年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某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
(08年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某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同时变大,则他所连接的电路可能是图中
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NaOH                    B、NaHCO3                 C、NaCl       
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将蜡烛、透
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将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调节到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时,发现光屏上的像比较小,为了获得较大的
下列有关南美洲与非洲气候特征的比较,你认为错误的是   A
下列有关南美洲与非洲气候特征的比较,你认为错误的是   A.两大洲都有面积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 B.两大洲都有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美洲有温
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B在竖直向上的外
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B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一起匀速向上运动,则(   ) A.物体A一定受到墙壁的弹力作用 B.物体B对物体A
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
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