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41年,抗日根据地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旱灾、蝗灾、冰雹

材料一  1941年,抗日根据地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旱灾、蝗灾、冰雹等自然灾害接踵而来,日军的扫荡又使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人口减少。

材料二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正如周恩来1960年10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说:“这样大的灾荒那是我们开国十一年所未有的,拿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二十世纪记事起,也没有听说过。”

 ——中国改革论坛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应对天灾、人祸,抗日根据地在这个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

(2)面对1959—1961年的自然灾害,刘少奇在他的报告中引用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指出“从粮食减产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害”。刘少奇和周恩来的观点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造成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决策失误有哪些,造成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国际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措施: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开展延安整风运动。

(2)相同点:刘少奇和周恩来都认为三年困难时期的到来和自然灾害有关。(4分)不同点:刘少奇侧重于对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人为因素进行总结;周恩来则侧重于从客观上阐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4分)决策失误: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开展“反右倾”斗争。(4分)国际因素:美国继续推行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苏联政府单方面撤走专家,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等。(4分)


解析:

相关题目

I’m a 20-year-old boy, and the following is my story. A month after I graduate
I’m a 20-year-old boy, and the following is my story. A month after I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in August, 2007, I was coming home from swim practice in the training centre of the city and was invo
At last, we found ourselves in a pleasant park with trees providing shade and __
At last, we found ourselves in a pleasant park with trees providing shade and _______ down to eat our picnic lunch. A. sitting    B. having sat C. to sit D. sat
下列渔场中,不在寒暖流汇合处的是: A.北海道渔场    B
下列渔场中,不在寒暖流汇合处的是: A.北海道渔场    B.北海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金陵驿文天祥草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金陵驿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
33.下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乙(相关基
33.下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
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提取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
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提取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流程如图.已知:①反应条件已略去; ②2Cu+2H2SO4+O2═2CuSO4+2H2O.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油菜种子萌发后期,若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小于O2吸收量,其
油菜种子萌发后期,若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小于O2吸收量,其原因可能是 A.分解了脂肪                                           
—Excuse me, whose Japanese book is this? —It ________ be Tom's. In our cla
—Excuse me, whose Japanese book is this? —It ________ be Tom's. In our class, only he is studying Japanese. A.must                 B.can’t C.woul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