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70

图1是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70°C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  

(2)图中P点的含义是  

(3)将40°C时的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是  

(4)某同学配制了20°C的A的饱和溶液,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左边试管中装有20°C的A的饱和溶液,向右边试管中加入下列选项中的  (填序号)物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边的试管中没有晶体析出.

①浓硫酸        ②氢氧化钠固体        ③水       ④氧化钙.

答案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70°C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图中P点的含义是:在30°C时,A、B的溶解度相等;将40°C时的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都有吸水性,都能使左边试管中装有20°C的A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只有水不能使左边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70°C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10g,故答案为:10 g  

(2)图中P点的含义是:在30°C时,A、B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30℃时,物质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将40°C时的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故答案为: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4)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都有吸水性,都能使左边试管中装有20°C的A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只有水不能使左边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故答案为:③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相关题目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突出表现在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突出表现在     A. 中国战场广大                      B. 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 中国反法西
解:原式=6-5+3=4.
解:原式=6-5+3=4.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入射角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2014·辽宁五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水库多年平均月入库
 (2014·辽宁五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水库多年平均月入库水量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该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在区域
如图所示,一倾斜木板上放一物体,当板的倾角θ逐渐增大(
如图所示,一倾斜木板上放一物体,当板的倾角θ逐渐增大(0<θ<900)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物体所受         (     ) A.支持力变大    
乙酸在强脱水剂作用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试剂X。核磁
乙酸在强脱水剂作用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试剂X。核磁共振谱表明X分子中的氢原子没有差别;红外光谱表明X分子里存在羰基,而且X分子里的所有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末段中④段画波浪线的部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末段中④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8处)(4分) 蒙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与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 液体蒸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 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 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