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0年至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8.4%、8.3%、9.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0年至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8.4%、8.3%、9.1%、10.0%、10.1%、10.4%、10.7%。另据统计,2007年GDP增速达11.4%。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 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网易财经

材料二  在CRT彩电时代曾位列全球第一阵营的中国企业,在平板电视时代因受制于上游核心技术等原因而逐渐跌出了领跑位置。……2007年三星、索尼、飞利浦分列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金额及出货量前三名,夏普、LG、东芝与松下居第四至第七位,其中没有中国企业的影子。……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中国彩电巨头在平板电视时代不掌控上游核心技术,难以发挥成本优势。2007年第四季度液晶电视份额首次超过CRT彩电份额,平板电视(加上等离子)在全球市场已大大超越CRT彩电。液晶电视的市场占有率,日本为86%,西欧为84%,北美市场为78%,而中国市场CRT彩电销售仍占很大比例。

——段志敏(京华时报2008年02月27日)

(1)根据材料一中我国2000~2007年GDP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国内外形势分析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不利因素?说明了什么问问?

(3)一位外国评论家说,中国是“一个既富有又贫穷、既强盛又脆弱的大国”。试以上述中国经济状况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趋势:呈现平稳、快速增长。有利因素: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是经济发展有利的国际环境;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

 (2)技术水平落后,与发达国家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地位。

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3)一方面,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期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还有很大差距。

 

本问以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为主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第(1)问要依据材料一中“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回答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

第(2)问要依据“受制于上游核心技术”、“跌出了领跑位置”、“没有中国企业”等信息回答第一问,结合全球化对中国的双重影响来回答第二问。

第(3)问应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发展与不足两方面来分析理解。

 

相关题目

两株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如右图所示的结果,其中黄色(Y)
两株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如右图所示的结果,其中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 YyRR×YYRr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在下列血亲关系中属于旁系血亲的是(    ) ①亲弟兄、亲姐妹
给出向量=(2,1),=(3,4),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 (  
给出向量=(2,1),=(3,4),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 (   ) (A)                  (B)2                        (C)       
如图所示,A是一个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A,B用细绳
如图所示,A是一个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凌(líng)汛    不容置喙(yuán)     笑靥(yè)  
4.为了降低某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
4.为了降低某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 )
蘸有浓硫酸的纸片或火柴梗会变黑,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 
蘸有浓硫酸的纸片或火柴梗会变黑,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                           (    )A.吸水性                   B.脱
20. “打到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20. “打到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流行于  A. 土地革命战争中    B. 辛亥革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