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8 mol/L 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 计

18 mol/L 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 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 稀释

检漏、 转移、洗涤       ⑤定容、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         (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       (用下列编号填空)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2)上述步骤中第步的具体操作是                                     

(3)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洗涤液一并转移到烧杯中             

烧杯中的溶液未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答案

【答案】

116.7mLB

2)将浓硫酸转移到烧杯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

3)偏大;偏大;偏小

3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洗涤液一并转移到烧杯中,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中硫酸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烧杯中的溶液未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考点定位】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的方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常见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紧抓c=分析:如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会造成结果偏大,因为量筒中的残留液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在制造仪器时已经将该部分的体积扣除,若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浓度偏高;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会造成结偏大;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定容后冷却至室温,溶液体积缩小,低于刻度线,浓度偏大,若是溶解过程中吸热的物质,则溶液浓度偏小等等。

相关题目

实验室内,某同学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
实验室内,某同学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活塞的质量为m,气缸内部的横截面
已知0<x<y<a<1,则有          (     )     
已知0<x<y<a<1,则有          (     )                                                              A.log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
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    )A
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量变引起质变B.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
【解析】选D。漏斗是过滤时使用的仪器,与配制溶液无关。
【解析】选D。漏斗是过滤时使用的仪器,与配制溶液无关。
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
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 ①公民
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或“小”或“不变”)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或“小”)
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为                         
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为                                                                 A.{}为等比数列,则数列一定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