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

材料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象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 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二  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 人民日报 》( 2008年11月10日01 版)

材料三  在罗斯福新政问题上,就不乏这样的“修正主义者”。 ……他们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1894年及1921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

——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共性?

(3)据材料三说明“修正主义者”解决危机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谈一谈你对应对经济危机的认识?

答案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前者:生产的过剩,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出现萧条;后者: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萧条。美国是世界金融体系中心;世界市场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2)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把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有机结合起来。


解析:

本题是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及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新、立意新。回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相关题目

在中学阶段,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A.不利于学
在中学阶段,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A.不利于学习进步B.应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 C.容易导致早恋,不宜提倡D.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  
 生活中遇到的某问题,常常涉及于化学知识。下列各项叙述
 生活中遇到的某问题,常常涉及于化学知识。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鱼虾放久了会产生不愉快的腥臭气味,应当用水冲洗,并在烹调时加入
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A. SO2→
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A. SO2→S     B. SO32—→SO2    C. I- →I2   D. HCO3—→CO32—
材料一:2004年中国原油消耗量占世界消耗量的7.4%,原煤占31%
材料一:2004年中国原油消耗量占世界消耗量的7.4%,原煤占31%、铁矿石占30%、钢材占27%、氧化铝占25%、水泥占40%,而创造的GDP仅为世界的4.4%;8个高耗能行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箕踞(qí)     逮捕(dài)     酒馔(zuàn)        间不容发(jiān) B. 迤逦(yǐ)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B.邓小平复出后主
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可形成A2B和A2B2两种化合物,B、C同主族且可形成CB2和CB3两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2B2
下面规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第二定律F=ma适用
下面规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第二定律F=ma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B.平均速度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C.vt=v0+a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