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咸阳城东楼①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⑴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⑵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⑶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18.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6分)

19.《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 试从内容角度赏析。(5分)

答案

18.愁,思乡,怀古。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19.“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暴雨到来前狂风满楼的自然界变化特点。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这种比喻的含义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解析】

18.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分析,“汀洲”“秦苑”“汉宫秋”可根据注释知,前者是指诗人的家乡,后者是古代历史朝代的更替;由此可得出,思乡、怀古,因此从这两个角度思考“愁”,很容易得出答案。第二问,可结合着这句的大意分析,首联写登楼怀乡之感。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触景生情,将自己的思乡之愁表达出来。从后文内容来看,均围绕“愁”字描写叙述,故起着奠定全诗感情主基调的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由题干可知,此题要求从诗歌内容的角度赏析,答题时,可先描绘出这句诗的大意,然后体会这句诗给人的印象和感觉;再联系诗歌注释及写作背景,从诗人的写作意图角度,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最后再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答出其引申义即可。例如,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通常所说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 A.都发
通常所说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 A.都发光、发热 B.都需达到着火点 C.都是氧化反应 D.反应都非常剧烈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称:“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称:“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以外,他有社会革命的思想没有?他提倡男女平权,但他的宫殿充满了妃妾。” 这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起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起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的代表人物是        ①陈胜                     ②吴广               
下列生物的功能与其结构相对应的是( ) A. 花粉萌 发形
下列生物的功能与其结构相对应的是( ) A. 花粉萌 发形成花粉管,有利于传粉 B. 人体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米2,有利于物质交换 C. 蕨类植物
含有2000个碱基的DNA,每条链上的碱基排列方式有 A.42000个  
含有2000个碱基的DNA,每条链上的碱基排列方式有 A.42000个     B.41000个        C.22000个      D.21000个
为制定一个府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为制定一个府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如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等。其主要原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如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等。其主要原因是(    )A.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新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