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梅    雨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①,苍茫值晚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梅    雨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注释】①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②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③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④素衣:本句诗谢脁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18.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19.结合全诗,体会尾联的思想情感。(5分)

答案

18.塑造了一个被贬谪于江南,深夜难眠,满腹忧愁的诗人形象。(3分)诗人被贬于永州,内心压抑,字面上说猿啼鸡鸣扰人清梦,实质上是因为内心烦忧。(3分)

19.诗人尾联表达的是贬谪的哀怨之情。(1分)首联描写江南梅雨的昏晦苍茫写出自己内心的压抑,颔联写长夜难眠进一步写出忧愁之深,颈联南极一句写迁谪之远,北津一句则暗示回京无望,点明忧愁之因,尾联的反用典故收束全诗,抒发自己远离京城,劳苦困顿之怨。(结合诗句信息较完整4分,丢失信息2分)

【解析】

18.

试题分析:颔联,直抒作者的思乡之愁。夜深人静的雨中,传来了猿的哀婉凄楚的悲啼,更增添了思乡之愁。愁深使得思乡之梦犹生,梦中的故乡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刚刚被浓浓的乡情、亲情裹住,公鸡却又打鸣了,天亮了,好梦也断了。在这个雨夜里,作者又何曾入过睡啊!忧乡之愁,思乡之梦,整个晚上都陷入了深深的忧情愁苦之中。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发出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归家路途遥远的感叹,而抒发了自身的孤凄,念念归家的乡思之情。诗人借用其诗意,海雾沉沉,江涛如雪,环境险恶,归路日艰。作者的情绪陷入了无边的思乡雾海之中,没有北归的希望,没有天晴雨停之日,什么人能解我的思乡之愁啊。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尾联,作者翻用陆机的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直接抒发思念京城的思想感情。京城虽多风尘,把白色的衣服全部染黑了,也是情愿啊;可惜,我被放逐到阴雨蒙蒙的江南,虽然是春天,潮湿闷热的天气,把白衣也全染黑了,我却回不了京城,不能北归。这是作者放逐永州几年后,仍不能量移的最感伤之作。京城虽多风尘,局势复杂,形势险恶,但毕竟是作者能实现理想抱负的地方,江南虽是春天,但阴雨不断,又能做点什么呢,作者是被无边无际的雾海包围着,借此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伤逐的感情。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如图,已知点C为反比例函数上的一点,过点C向坐标轴引垂线
如图,已知点C为反比例函数上的一点,过点C向坐标轴引垂线,垂足分别为A、B,那么四边形AOBC的面积为            .
下图为枝芽与一段枝条的结构图,据图同答:(14分)(1)
下图为枝芽与一段枝条的结构图,据图同答:(14分)(1)观察图1完成各部分名称:a________、b_______、c______、d________、e、_______(2)、图2为一段枝条的
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份伏旱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份伏旱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副热带低压         
 Everyone knows that _______ is dangerous to play with fire, but _______ is dif
 Everyone knows that _______ is dangerous to play with fire, but _______ is difficult is to prevent children from playing with fire. A. it, it                    B. what, what C.
古希腊哲学家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有四位同
古希腊哲学家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有四位同学对此做了不同的解释,你认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希腊城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平面α和平面β分别过两条互相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平面α和平面β分别过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则α⊥βB.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则α⊥βC.若平
解方程:
解方程:
如图所示,是小伟同学设计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两
如图所示,是小伟同学设计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两个小实验,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对这两个实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