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4年12月,德国女孩图格赛为保护两名被骚扰的女孩而遭殴打致脑死亡。数万人在网上悼念她,称她为“英雄女孩”,德国总统更是称她为“公民勇气的楷模”。可是,事后两位被救女孩却不肯露面,施暴者仍逍遥法外;旁观者在暴行发生时集体沉默,甚至在图格赛昏迷后拒绝提供免费饮水以急救。
图格赛的故事值得人们反思。“如果正义灭亡,地球上的人类生活就失去其意义了。”哲学家康德对人类的这番警告现在仍意义重大。
请根据以上文字,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拒绝冷漠
深邃的宇宙,空灵的自然,广袤的天地,起落的人生,赠送给每一个人太多的韵味。我们不可逃避地面对,无奈地咀嚼,也用颤抖的心体验着。这便是我们芸芸众生蕴藉悠长的岁月。
当儿时手中的风筝断线消失在苍茫的天际;当青春的棱角在生活的激流中渐渐磨损;当理想与道德被调侃成乏味的白开水;当人事与精神被肆无忌惮的物化。我们诚实朴素的心只能向隅而泣,世界的冷漠已多么强悍地横亘在我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
也许身外的天地里,春寒料峭或冰天雪地;也许在人生的经纬线上失去了童谣里理想的位置;也许欲攀的高峰为雪覆盖,此时平凡的心很容易丧失热情,迷失于那空间的冷漠,时间的遥遥无期,及人心的神秘莫测。很多人会说这是世态,这就是历史的游戏规则。其实无聊之辈之所以无聊,平庸之辈之所以平庸,淡泊的深层隐含了些许消极,苍白的背后写满了惰性与无奈。被冷风凄雨打湿的心灵显得格外惨白与刻薄。天下熙熙攘攘者皆为利而动,物欲横流,短视与近视行为充斥人间。去作长期规划的成了牺牲品,去为大多数人着想的成了呆子,高洁等同与愚昧,积极变成了疯子。悲乎悲兮,魂归私欲;哀乎哀兮,情系游戏。世间竟如此之冷,亦无可厚非欤!
然而寂寞的心偶尔也能找到几点热情的火花,于是不免更惶恐于迥异的冷漠。一个民族的进步发展,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回归,太需要对生活的热情了,冷漠只能让世界变得越来越残酷乏味和缺乏想象,只能让人生变得越来越懒惰、消极与单调。人的平庸是从冷漠开始的,世界的物化与残酷,冷漠也是罪魁祸首。这个世界不需要冷漠,告别冷漠,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的和谐相处,人生才能不断的超越自我,社会才能稳步地向着远方前进。抛弃冷漠需要太多的勇气与智慧,需要不满足于现状的情怀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态度,拒绝冷漠不是狂呼乱叫,不是装腔作势,不是热衷名利,而是一种实在的价值追求,一种生命奋进的原始动力。
拒绝冷漠,人生才能富有色彩,世界才会充满活力。太多的冷漠让人恐惧:是否狼又来了?
是啊!苍茫的宇宙,邈远的时空,沉重的历史,需要我们勇敢的前行,需要我们去抒写生命机缘在历史长河中的光彩与意义。只要我们拒绝了冷漠,相信明天会是一片艳阳天。
从现在起,省视自己,去紧握火热的青春!
从我做起,省视自己,去煅造辉煌的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英雄女孩”的举止、被救女孩的做法和旁观者的冷漠无情及哲学家康德的名言均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可根据对这些信息的理解构思立意:1.学会感恩。一个温暖的社会,需要双方层面甚至更多层面的道德践履,而非单方面的“伸出援手”。在获得帮助后,我们当以感恩、感激待之,莫让冷漠寒了好心人的心,进而切断了“良善传递”的链条。一边是女孩图格赛的见义勇为、奋不顾身,为解救两名被骚扰的女孩遭殴打而脑死亡。另一边却是被救者的冷漠无情、回避了事。两位被救女孩不肯露面,为这一事件抹上了暗淡的结尾,让多少人为之唏嘘感慨。2.拒绝冷漠。从小悦悦事件18路人成为众矢之的,到公交司机斗小偷被割断手筋,20余名乘客袖手旁观,再到如今德国女孩图格赛的遭遇,再次将旁观者的冷漠公之于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心态昭然若揭。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鲁迅在《南腔北调集•经验》里的痛斥:“倘使路上有抱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确实极少的。”不想,辗转多年,旁观者的冷漠至今有过之无不及。3.平庸之恶。女孩图格赛的遭遇并非个例,早在2009年德国就发生过类似的悲剧。慕尼黑轻轨车站旁,3名少年遭人勒索,50岁的布伦纳报警并上前阻止,却被勒索者活活打死。直至警察赶到,车站里15名旁观者无一人伸手援助。这不禁让人反思,但凡这些沉默的旁观者、被救者能够稍加干预,见义勇为者可能就不会在孤身奋战中死去。在暴行面前缄默,换不来万事大吉。“作为公民,我们有义务阻止恶行,因为恶行会使人们共同的世界陷入危险之中。”德国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就曾在其著作《责任与判断》中强烈抨击此类“平庸之恶”的危害。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审题立意的方法抓关键句法、 因果分析法、分清主次法、辨明是非法、求同存异法。1.抓关键词句法。关键词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词句)往往是“文眼”,往往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②辨明关系入手。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 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因果关系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③抓情感倾向法。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④寓意揭示法。对于寓言、童话、漫画、故事等材料,须透过 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如本题可由事件涉及到的几个方面的人入手:由女孩图格赛的见义勇为、奋不顾身,为解救两名被骚扰的女孩遭殴打而脑死亡可从坚持正义、见义勇为等角度立意;被救者的冷漠无情、回避了事令人愤慨,我们当以感恩、感激待之,莫让冷漠寒了好心人的心。故可从学会感恩角度立意;从旁观者的冷漠无情角度,应从拒绝冷漠角度立意。其它立意只要符合材料内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