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及其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Cl、C、Si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
B | 右边试管中冒出的气泡快 | FeCl3能加快H2O2分解速率 |
C | 试管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
D | 试管中溶液依次出现白色、淡黄色、黑色沉淀 | 溶解度:AgCl<AgBr<Ag2S |
下列实验现象及其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Cl、C、Si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
B | 右边试管中冒出的气泡快 | FeCl3能加快H2O2分解速率 |
C | 试管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
D | 试管中溶液依次出现白色、淡黄色、黑色沉淀 | 溶解度:AgCl<AgBr<Ag2S |
B [A项,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CO2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H2SiO3沉淀,能说明C的非金属性比Si强,由于盐酸不是Cl的最高价含氧酸,故不能比较C和Cl 的非金属性强弱,错误;B项,两者H2O2浓度相同,温度相同,右边滴入FeCl3溶液,放出气泡快,能够说明FeCl3对H2O2的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正确;C项,试管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是因为两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乙醇把Cr2O
还原成了Cr3+,而不是因为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错误;D项,难溶电解质易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质,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溶解度:AgCl>AgBr>Ag2S,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