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专题学习中,某市一初级中学九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专题学习中,某市一初级中学九年级⑴班的10名同学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走访等方法,对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校园中节能减排的现象进行了调查。
调查情况一:他们从网上搜集到下列材料:
翻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引人瞩目的是“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明确指出节能减排的目标是:“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尽管困难重重,却阻挡不了我国走绿色和谐之路。
调查情况二:在校园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洗手间里,周围无人,水龙头的水还在滴滴答答地流着;教室里,阳光明媚,所有的灯还大开着;办公室里,空无一人,空调还吹着凉凉的风……
⑴调查情况一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和基本国策是什么?(2分)
⑵请你简要说明我国坚持走绿色和谐之路的理由。(4分)
⑶根据调查情况二,就水电资源的节约,为中学生设计几个行动方案。(6分)

答案

⑴调察情况一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和基本国策是什么?(2分)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本国策: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⑵请你简要说明我国坚持走绿色和谐之路的理由。(4分)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②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呵发展的基础;
③坚持走绿色和谐之路有利于节约资源,环节资源紧张的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环境,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减少环境恶化的危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⑶根据调查情况二,就水电资源的节约,为中学生设计一个行动方案。(6分) 
“校园节约水电行动方案”: ①出一期黑板报,使同学们了解节约水电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②写一封倡议书,倡议“节约水电,从我做起”; ③开一次班会,组织同学们交流活动的感受,展示活动成果。解析:
本题以基本国情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领悟能力。第一问为基础题,围绕战略和基本国策解答。第二问从我国的国情和走绿色和谐之路的意义解答。第三问行动方案,即为活动形式。具有可操作性即可。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19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19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曰:”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
 已知,点P(x,y)在第一象限,且x+y=12,点A(10,0)在x轴上,设
 已知,点P(x,y)在第一象限,且x+y=12,点A(10,0)在x轴上,设△OPA的面积 为S.1.求S关于x 的关系式,并确定x的取值范围;2.当△OPA为直角三角形时,求P
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
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将它们编号为A、B、C,并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步骤①   
Which subject is_________ of all? A. the most interested    B. the most intere
Which subject is_________ of all? A. the most interested    B. the most interesting    C. the more interested   D. the more interesting
Catherine ________ at school wearing a T-shirt with some slogans. A. broke up
Catherine ________ at school wearing a T-shirt with some slogans. A. broke up          B. turned up         C. came up           D. ended up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①也。梨园以技鸣者
昙花立在枝上的昙花,顾盼生姿,得意非凡。只看过一次昙
昙花立在枝上的昙花,顾盼生姿,得意非凡。只看过一次昙花的开放:那种感觉,凄美而壮烈。一共五盆,排在大厅的一旁。圆筒形的主枝,傲然直立
若cos(-80°)=k,则tan 100°= .
若cos(-80°)=k,则tan 100°=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