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齐桓公:春秋诸侯,五霸之一。管仲:齐桓公的贤相,辅佐桓公成霸业。贵:以……为贵。君人者:指国君或皇上。与:亲附,拥护。非:非难,责怪。遂:终于,最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攻之而不胜( ) (2)委而( )

(3)桓公仰而( ) (4)之则强( )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寡助之 礼愈

B.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

C.域民不封疆之界 百姓为天

D.三里城 非谓苍苍莽莽天也

3.翻译下面句子。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2)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译文:

4孟子与管仲在治国思想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甲乙选段内容分析。

答:

答案

1(1) (2)离开 (3) (4)辅佐,协助

2D

3(1)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2)百姓埋怨他们的君主,最终不灭亡的政权,是从来投有过的。

4.示例:孟子与管仲在治国上都有民贵思想(或民本思想)。孟子认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管仲认为没有百姓支持的政权最终是会灭亡的。

相关题目

某雌(XX)雄(XY)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
某雌(XX)雄(XY)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
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
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内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
 如图是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中的生物
 如图是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中的生物因素有( ) A. 昆虫、兔、食虫鸟、鱼B. 禾谷类、昆虫、兔、真菌、细菌、食虫鸟、水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关于航线各地及有关航行的问题叙述正确
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
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占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在                        (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出现买办等新兴阶层  C
在R上定义运算△:x△y=x(1一y), 若不等式(x—a)△(x+a)<l,
在R上定义运算△:x△y=x(1一y), 若不等式(x—a)△(x+a)<l,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People greatly differ __________ their views of life from each other. A. from 
People greatly differ __________ their views of life from each other. A. from           B. in      C. at         D. to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