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诗情的郑和墓宁  宇大巴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诗情的郑和墓

 

大巴士驰出南京城南太平门,经过雨花台直奔南郊牛首山。

汽车拐弯驶入山麓泥道,绕过一片马尾松和杂林丛生的山坡,在一块开阔的平地停下。我们下了车,顺着山路向上走,脚下黄花连绵,耳畔鸟鸣啁啾,令我们心旷神怡。山路旁有石亭,中立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铭刻有郑和下西洋的丰功伟绩及记叙修墓的经过。

郑和墓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当地农民称之为“回回”山,因为郑和出身在云南晋宁县一个虔诚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里,以后他入朝为太监才改信佛教。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牛首山“有太监郑和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他的后裔世世代代守看墓地,在附近繁衍成一个小小的村落,取名“郑家村”。六十年代初,云南的郑家后裔曾到牛首山扫墓,祭奠祖先。他的后裔为他们的祖辈出了这样一位英雄人物而深感自豪,这说明立功创业得民心者必名扬后世。

十年前,南京有关部门对郑和墓旧址进行了考察和修缮,我们今天来瞻仰的已不是野草包围遗世数百年的荒冢,而是整修一新的墓园。两排苍松排列成长长的甬道,显得庄严肃穆。甬道尽头是水青石料建筑的石阶和平台,每走完七个台阶到达一个平台,可以歇脚览景,这样共有二十八级石阶和四处平台。我疑惑不解地问为何如此设计,一位陪同人员是郑和的后裔,他向我们解释道:七个石阶是说明郑和七下西洋;四处平台表示他访问过四十个国家;加起来共二十八级石阶象征郑和航海二十八年。这个设计很有诗情很有想象也很有艺术,将郑和的航海经历浓缩到这个墓道构筑里了。

登到最上面一层平台,就到达半圆形的墓地,墓茔原为黄土覆盖,现已改建成石质伊斯兰教墓葬造型,下方两侧雕刻有精致匀称的云.水图案,上面则是蔓藤植物绿叶图案,再上面刻有一朵朵美丽的莲花。郑和似乎仍在云天水域中破浪航行,抵达一个个佛教和伊斯兰国家,送去和平与友谊。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专家的考证,他在第七次下西洋的返程中,以六十三岁的高龄病逝于东非古里国附近的印度洋上。官兵和水手们按伊斯兰教的教规,将他焚香沐浴白布裹身,海葬于印度洋起伏叹息的波涛中。葬前剪下了郑和常被海风梳理的花白长发,留下了他穿的一双沾有异国泥土的长靴,迢迢万里带回国内。明宣德皇帝宣旨将花发.长靴葬于佛教胜地牛首山背东朝西的山麓,为郑和的衣冠冢。

四百九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忘不了这位世界航海的先驱,中国的大航海家。他比西班牙的哥伦布远洋航行早八十七年,比葡萄牙的麦哲伦远洋航行早一百一十四年,他经历了中国历史上航海事业的兴起.发展.昌盛和衰败的过程。从他之后,明朝开始闭关锁国,宣布“片板不准出海”,在“世界中心”的梦呓中妄自尊大。一直到英帝国主义用侵略的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腐败的满清政府派员就在当年勒石刻碑记载郑和远航归来伟大功绩的所在地净海寺,谈判签订了不平等卖国条约《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这无疑对历史是一次嘲笑和讽刺!

有人预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工程的开发将影响人类的生活,拓宽人类生存的领域。繁忙的海上航运将大大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循环。因此我们要大大增强海洋意识,进一步开放,面向海外……

我站在郑和墓前,眺望平川绿野,眼前的青条石阶和平台,瞬间似乎化为滚滚水天一色的大海波涛,郑和率领有二百零八艘宝船满载二万五千名官兵的船队劈风斩浪浩浩荡荡向西航行……

19.作者是以怎样的思路介绍郑和墓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6)

答:                                                                    

20.作者为什么说这无疑对历史是一次嘲笑和讽刺”?(3)

答:                                                                   

21.试分析结尾的特色及作用(5)

答: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A.本文按游览行踪记叙,先描写周围环境特点,再交代甬道.石阶和平台,最后是墓地.墓茔,条理清晰,描写.说明尽显郑和墓的特点。

B.文章第二自然段强调郑和墓周围环境的特点:茂盛.喧闹,以暗示郑和航海功绩的卓著。

C.在描写墓地的基础上,作者还将郑和这位世界航海的先驱与哥伦布.麦哲伦进行对比,生发感慨,展开想象,使读者读后既感到钦敬,又感到自豪。

D.作者不惜笔墨,详细地叙述郑和安葬的情况,意在说明郑和出身于一个虔诚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只是他入朝后才改信佛教。

E.文章采取记游的形式,语言生动,文思敏捷,具有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英雄的颂扬,读之倍感亲切而又含义隽永。

答案

19(1)先交代郑和墓的地理位置;(2)然后按甬道.石阶和平台.墓地.墓茔依次从低到高介绍;(3)结合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事迹加以介绍。(每小点2分,意思基本正确即可。)

20.在当年勒石刻碑记载郑和远航归来伟大功绩的所在地净海寺,清政府派员谈判签订了不平等卖国条约《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

21.以在郑和墓前想象郑和率船远航结尾。作用:(1)缅怀郑和的丰功伟绩;(2)寄托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愿望。

22BD(B.周围环境的特点是清幽;D.意在表明人们对郑和的崇敬和怀念)

相关题目

(08广东卷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
(08广东卷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
金属和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和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B.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C.我国流通的硬币材
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虽只有
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虽只有短短十条,但实施一年多来,已经惠及到了广大的劳动者。职工带薪年休假主要体现了劳动
纤维素酶可以将哪些物质分解(    ) A.牛肉片       B
纤维素酶可以将哪些物质分解(    ) A.牛肉片       B.鱼片                 C.滤纸片               D.塑料条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判断13~15题。 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二氧化碳可作为
如图所示,将△ABC绕AC的中点O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DA,添加
如图所示,将△ABC绕AC的中点O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DA,添加一个条件          ,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短句,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就像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短句,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就像无边的地毯绣上一朵朵大花的羊群在那长满了青草、翠色欲流、线条显得那样柔美的小丘上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