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另一种呼唤 黄晓萍 两幅古人物画,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另一种呼唤

黄晓萍

两幅古人物画,在我心中激起的反响,竟比文字更强烈。它从形象到神韵,从志气到精神,无不是一种完整,说完美也是可以的。我所指的,是钟馗与屈原。

我们那地方,钟馗像常用来镇邪避妖打鬼,年三十往家门上贴,怪有人缘地同主人共享年夜饭,差不多同祖宗同一档次,敬祖宗的美酒,钟馗也饮一斛。画上的钟馗总丑得那么正气,短髯黑黑撑出扇面形状,立立的怒中带笑,就看你带着何种心情去凝望了。

屈原像民间不常见。他出于文字经典,是我爷爷乡土师爷身份的徽章,轻易不示人。画中的屈原是那么飘逸,《天问》中找不到头,那头是横的,山羊胡子与飘飘怒发和离体襟衫生出一股寒风,我总觉得他很冷。学业稍进之后读《离骚》,先读出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后悟出身世际遇情系苍生。这时再看那幅《天问》,很感同身受诗人的无可奈何。爷爷说这书我是读进去了。最近另见到一幅明朝陈洪缓作的《屈子行吟图》,大不是《天问》的情结,《天问》中的激荡没有了。在这幅行吟图中,广袖长袍翘头履上,“皱褶如破箐冷流”原是悬宝剑的腰,悬了一根拐杖,怎么看怎么苍凉。我观他峨冠顶戴下,瘦长的脸凄苦而平和。他不再问天了,天已有病还问它何来?我想他这是去投江。他本是投江而去的,英雄气短并不影响他精神长存,文化人没有一个能如屈原集政治与文才于一身的。屈原的失误并不在谋略而是在宫帏,屈原遭了女祸,还有男人的舌箭。君臣恩断义绝,他被发配了,充军了。他言志的《离骚》,未必不是一曲有志不得伸展的牢骚。

文人迂腐而可爱。灵魂的屈原成为国宝,昭示着文化的不朽,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文人脆弱的心态。每当自身怯力之时,总是会从古人身上找出些说法来充实和鼓励自己。把气节化为一种文化内涵,他们请出屈原询问过去未来。刘勰、司马迁、李白……他们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镂石成印悬于案头,撰成六书旌于中堂,曲成宫商荡涤五腑六根浊气。至于屈原投江之举,被颂为洗却尘世肮脏。皎洁永恒,使瀚海书林梅香荷香桔香千古。

那日走江,行至秭归,两千余年的古城仍是一座古城,不城不乡似城似乡,古墙豁口取民宅一堵风火墙,斑驳出悠悠岁月。剃头匠挑子横着横着量完小巷,不紧不慢的吆喝声古歌一样绵长。这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诗人的秭归有庙有祠供奉屈原,有石牌坊旌帜屈原,一派苍朴古雅终未曾把它经营成旅游胜地文化名城。在这里,我听到另一种呼唤。

长江弯弯回浪,临北岸有一片软水,江中的激流冲南岸峭崖,使北岸的软水温柔而明净。软水叫屈原沱。传说屈原有位贤德的姐姐叫女媭,兄弟做大官时她是农妇,概无锦衣富贵。兄弟被流放,她归来故里等待兄弟。流放人永远在流放,呼唤声天天在呼唤:“兄弟,屈子,归来兮!”汨罗江中一缕英魂托梦姐姐,他已愤怒地随水而去,他将留恋地随水而归。次日女媭翘首江边,一条大红鱼溯流而上,面对女媭,鱼头点三下鱼尾摇三下,巨口一张吐出个宛然生前的屈原,那鱼顿时失影。传说凄美而离奇,人民性极强,秭归人都能言说而且不走样。这故事的淳朴,还在于呼唤魂兮归来的是姐姐而不是恋人或者母亲。屈原在秭归,同于钟馗在我的家乡,又成了家家门上一幅画,概无官爵,一个巴东小老头,还原于民间,我想这当是屈原最好的归宿

(节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有删改)

注:①箐(qìng ):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钟馗虽相貌丑陋,但他丑得有正气,为百姓镇邪避妖打鬼,百姓喜欢的是他刚直不阿的一身正气。

B.屈原沱的传说表明屈原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普通人,秭归百姓喜欢的是他的淳朴正直。

C.屈原是一位伟人,其形象难免会被世人美化神化,文章暗含了对神化屈原的文人的不满之情。

D.屈原令人崇敬,他也是从民间走出去的,文章呼唤屈原应当具有普通人对故乡的亲人的情感。

E.“另一种呼唤”实质上呼唤的是被文人神化了的屈原向作为民间普通人的屈原的回归、还原。

9.文章围绕“呼唤”展开,请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10.文章结尾说:“一个巴东小老头,还原于民间,我想这当是屈原最好的归宿。”请结合全文,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

答案

8.CD

9.①提及两幅人物画,引出呼唤的对象——屈原。②叙写文人对屈原的呼唤,将屈原的气节化为文化内涵,成为文人力量的源泉。③通过对屈原故乡的踏访和传说的描写,写出百姓和亲人对屈原的呼唤,还原了屈原的人性美和人情美。D

10.回归民间,还原为一个普通人,才是屈原最好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屈原这样的伟人应该走下神坛、回归民间的愿望。(评价示例)我赞同作者的观点,伟人有其伟大的地方,但是伟人也是人,也有亲人、朋友,回归民间、回归人性的本真是人的正常需求,所以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如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

8.C项,“文章暗含了对神化屈原的文人的不满之情”属于架空分析,于文无据。D项,“呼唤屈原应当具有普通人对故乡的亲人的情感”,屈原本身就对故乡亲人充满思念之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这是一篇文化散文,“呼唤”是贯串全文的情感线索。从文章的首段两幅画像到文中对屈原气节品格的分析,以及后面对秭归风物人情、传说故事的描写,都围绕这两个字。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这句话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十分明确,关键在于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最好”。允许不同的看法,但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相关题目

(2019·广州)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
(2019·广州)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锌粉(Fe):用ZnCl2溶液浸泡,过滤 B.炭粉(MnO2):滴入H2O2溶液,过滤 C.NaCl溶液(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实验室保存FeCl3溶液应加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实验室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稀盐酸,并且放入少量的Fe粉②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③向溶液中
结晶玫瑰是具有玫瑰香气的香料,可由下列方法合成(部分反
结晶玫瑰是具有玫瑰香气的香料,可由下列方法合成(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已知: (-R表示烃基) (1)A是苯的一种同系物,相同条件下,其蒸
数轴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2.5,则点A所表示的数是(    ).
数轴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2.5,则点A所表示的数是(    ). (A)2.5           (B)          (C)2.5或       (D)0
18.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
18.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
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含磷洗衣
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利昂               D.含汞电池
【2016·浙江省衢州卷】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会当凌绝
【2016·浙江省衢州卷】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后四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后四句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