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 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不断滴入稀硫酸,如果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你认为方案二的结论正确吗?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是    (填序号)。

A.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逐渐减少,最终小于7

B.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前后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答案

(1)   红色消失        2 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2)   不正确     若反应后酸过量,滴加碳酸钠也有气泡 

(3)    A  B 

解析:(1)酚酞遇碱变红色,遇酸、盐不变色,氢氧化钠是碱会使酚酞变红,滴入硫酸后,两者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会使酚酞变色,故答案为:①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②2 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2)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硫酸过量,滴入碳酸钠溶液也会产生气泡,故答案为:不正确,硫酸剩余也会产生气泡,

(3)A、氢氧化钠的PH值大于7,滴入硫酸后,溶液PH值逐渐减小,最终小于7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正确,

B、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依据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发生了化学反应,故故B正确,

C、如果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是硫酸不足,氢氧化钠有剩余,也会生成蓝色沉淀,故C错误,

故选:A、B.

 

相关题目

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
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明矾溶液加热                          B.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平面内两定点A、B及动点P,设命题甲是:“|PA|+|PB|是定值”
平面内两定点A、B及动点P,设命题甲是:“|PA|+|PB|是定值”,命题乙是:“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那么(    ) A.甲是乙成立的充分不
2010年8月28日,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国国
2010年8月28日,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同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共同主持对话。 中日双方围绕经济复苏对策、双边互
用善良做底色                              松
用善良做底色                              松韵 ①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 ②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
设x,y∈R,则“x≥2且y≥2”是“x2+y2≥4”的( ). A.充分
设x,y∈R,则“x≥2且y≥2”是“x2+y2≥4”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换客”,即在互联网上交换物品和服务,并享受交换乐趣的人。回答25~27题。 对以物易物的
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 的溶液. (2)t
如图,MN⊥AB,垂足为M点,MN交CD于N,过M点作MG⊥CD,垂足为G,EF 过点N
如图,MN⊥AB,垂足为M点,MN交CD于N,过M点作MG⊥CD,垂足为G,EF 过点N点,且EF∥AB,交MG于H点,其中线段GM的长度是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 线段MN的长度是________到_____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