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长度为l = 1m的木块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地面上。取一无盖长方

有一长度为l = 1m的木块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地面上。取一无盖长方形木盒BA罩住,B的左右内壁间的距离为L = 3m。A、B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uA= 0.1和uB = 0.2。开始时AB的左内壁接触,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v0 =18m/s向右运动。已知AB的左右内壁发生的碰撞时间极短,且不存在机械能损失,AB的其它侧面无接触。求:
⑴开始运动后经过多长时间A、B发生第一次碰撞;
⑵第一次碰撞碰后的速度vAvB
⑶通过计算判断A、B最后能否同时停止运动?若能,则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若不能,哪一个先停止运动?
⑷若仅v0未知,其余条件保持不变,要使A、B最后同时停止,而且AB轻轻接触(即无相互作用力),则初速度v0应满足何条件?(只需给出结论,不要求写出推理过程)

答案

⑴木块和木盒分别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 = μAg = 1m/s2 aB = μBg = 2m/s2 设经过时间T发生第一次碰撞 则有:Ll = SASB = V0T 代入数据得:T = 2s ⑵碰前木块和木盒的速度分别为:VA′=V0-aAT=16m/s VB′=V0-aBT=14m/s相碰过程动量守恒有:mvA′+mvB′= mvA+mvB 代入数据得: vA=vB′=14m/s 方向向右 vB = vA′=16m/s 方向向右 ⑶设第一次碰撞后又经过T1时间,两者在左端相遇有: Ll = SBSA SB= vB T1 SA= vA T1 代入数据得;T1=T=2s 在左端相碰前:木块、木盒速度分别为:m/s m/s 可见木块、木盒经过时间t1=2T在左端相遇接触时速度恰好相同 同理可得:木块、木盒经过同样时间t2 = 2T,第二次在左端相遇 m/s木块、木盒第三次又经过同样时间t3=2T在左端相遇,速度恰好为零。由上可知:木块、木盒,最后能同时停止运动 经历的时间:t= 6T = 12s (4)由⑵归纳可知:v0 = 6K(K取:1,2,3)

相关题目

阅读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阅读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7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
14.右图曲线I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0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
14.右图曲线I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0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II的变化。下列分析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
某类高分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则该类化合物最不
某类高分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则该类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A.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B.抵抗病菌引起的感染 C.激发并维持高等
“弯道超越指摩托车赛场上同等马力的车很难在直道线上胜
“弯道超越指摩托车赛场上同等马力的车很难在直道线上胜出,而在弯道线路,车手则可以凭借技术优势胜出,而对金融危机,众多企业践行“弯道超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 A.HCl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 A.HCl           B.CuCl2          C.FeCl2         D.Fe3O4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要移动到视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要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移向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