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

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回答下列问题: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20世纪90年代推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答案

( 13分)(1)二战后,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分),稳定了世界金融(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1分)。

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订,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建立(1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1分)

(2)科技的加速发展(信息技术、新型交通技术和通讯方式的革新);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3分)

(3)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分)

经验: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解析: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性的主题也肯定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本题采用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大背景与中国对外开放主题的有机结合,即考察了战后世界经济发的总趋势,又反映了中国现实性主题,显现了命题者的精心构思。

相关题目

One day newly wedded Nancy lost her ring while helping to plant potatoes. Friend
One day newly wedded Nancy lost her ring while helping to plant potatoes. Friends were called and the field was searched long but in vain. Later, when the potatoes were harvested, Everyone looked out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那位曾经因盗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那位曾经因盗取莫高窟壁画而臭名昭著的兰登??华尔纳在传记里这样写他见到敦煌那些精妙绝伦的艺术形
如果食物保存不好,很容易腐败变质.在下列情况中,最容
如果食物保存不好,很容易腐败变质.在下列情况中,最容易让食物腐败的是( ) A.高温、干燥B.低温、潮湿C.通风、加防腐剂D.温暖、潮湿
已知,且那么( ) A.     B.     C. 10    D.
已知,且那么( ) A.     B.     C. 10    D.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右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右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的,请据图该实验进行的条件是适宜的(     )。 A. 水分、温度和光照强度     
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断变化的是 (  
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断变化的是 (     ) A .线速度 B .角速度 C .周期 D .频率
下列有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观点,错误的是 ①感性认识
下列有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观点,错误的是 ①感性认识是现象,理性认识是本质 ②感性认识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 ③现象是本质的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