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9、本文选自《列子• 汤问》,相传作者是          时期道家学派的           (人名)。(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伯牙鼓琴,在高山(          风暴雨(        

琴而鼓之(                钟子期辄穷其   

11、本文言简意丰,结构紧凑,请分析文章开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12、常言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因此“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传为佳话。读了本文,你认为哪些地方表现了钟子期不愧为伯牙的“知音”?(2分)

13、言为心声,曲亦传情,请说说伯牙“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的原因。并谈谈伯牙所说的“吾于何逃声哉”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答案

9.战国列御寇(共1 分,每空05 分)

10.①意念,心情②通“猝”,突然

③拿,拿过来。④旨趣,意旨。(共2 分,每小题05 分)

11.内容上写出了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特点。结构上是全文的总纲,领起

下文对二人善弹善听的具体描写。(共2 分)

12.伯牙弹琴时,心中想着高山与流水,钟子期就能听出高山的巍峨与江河的浩荡。伯

牙心中悲叹,弹奏霖雨与崩山之音时,钟子期也能穷尽其中之意。(共2 分)

13.伯牙到泰山游玩时,突遇暴雨,不禁心中失落悲伤。所以“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

山之音”。(2 分)言外之意是赞叹钟子期善听,自己弹奏的乐曲都不能逃过他的耳

朵。(1 分)(共3 分)

相关题目

My name is David Green. I am an English boy. My family are in Beijing. My father
My name is David Green. I am an English boy. My family are in Beijing. My father and mother work there. My father is an engineer( 工程师 ) and my mother is a teacher. I have a sister but no brother
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前n项和为Sn,且4Sn=a+2an+1,n∈N*.
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前n项和为Sn,且4Sn=a+2an+1,n∈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已知公比为q(q∈N*)的等比数列{bn}满足b1=a1,且存在m∈N*满足bm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划线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红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划线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红(yīn)      愧怍(zuò)        颠沛           重銮叠嶂 B.藩篱(fān)     
中共十八大会议上,胡主席同志强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中共十八大会议上,胡主席同志强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共  老 [台湾] 龙应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共  老 [台湾] 龙应台 ①我们走进中环一个公园。很小一块绿地,被四边的摩天大楼紧紧裹着,大楼的顶端插入
均田制的推行是在( )  A .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均田制的推行是在( )  A .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 .北魏时期          D .明清时期  
下面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王清铭    
下面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王清铭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
有机物A与乙酸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质量一定,完全燃
有机物A与乙酸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也一定,试回答:(1)若A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既能发生银镜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