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

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

 

D.

铵态氮肥与烧碱共热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进行分析;

B、根据镁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进行分析;

C、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进行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故A错误;

B、镁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故B正确;

C、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故C正确;

D、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酸的性质、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相关题目

 I really can’t see anything. His head is____ of my view. A. on the way  B.
 I really can’t see anything. His head is____ of my view. A. on the way  B. by the way C. in the way  D. out of the way
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一点,PM⊥BC,PN⊥CD,
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一点,PM⊥BC,PN⊥CD,垂足分别为点M,N.求证:AP=MN.
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ΔH=-
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若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4NA个电子转移时,放
下列仪器经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
下列仪器经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容量瓶  ⑦蒸发皿  ⑧坩埚    A.①③⑤⑥         B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 ~16题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 ~16题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①)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②),而已则为五色矣。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5       B.      C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5       B.      C.10       D.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主族的相邻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主族的相邻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x+2                            B.x+4 C.x+8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也诞生了《诗经》《尚书》《春秋》等优秀文化作品。《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