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氧化铜中氧

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

1)实验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中看到盛放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3)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N2,说出不用空气的理由:

     

实验中也不能用潮湿的氮气的原因是:  

4)如用4克氧化铜与碳充分反应,测得石灰水增重1.1克,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碳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设计方案评价类简答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加热条件下木炭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及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都会影响实验对氧化铜中氧的检验与测定,实验前就排尽管内空气;

2)加热时,炭粉与氧化铜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中如果通入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空气中氧气与炭粉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都会直接影响对氧化铜中氧的检验与测定;而潮湿的氮气中的水分也会对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造成影响;

4)澄清石灰水因吸收二氧化碳而增重,因此石灰水增重量即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全部来自氧化铜,即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即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利用测定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氧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为避免管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应用性质稳定的氮气把管内空气全部排出;

故答案为:通入氮气,赶尽管内空气;

2)在加热条件下,炭粉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而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变浑浊;炭粉和氧化铜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3)若实验过程中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与灼热的炭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都能与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影响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检验与测定;

故答案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潮湿的氮气中的水分影响澄清石灰水质量的变化,而使数据不准确而造成测定结果的误差;

故答案为:氮气中的水分影响对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

4)测得石灰水增重1.1g,即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g

生成的1.1g二氧化碳中O元素质量=1.1g××100%=0.8g

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0%

故答案为:20%

【点评】在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对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判断;最后通过变化中元素不变,由测定的实验数据,进行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相关题目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大小,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大小,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
现代客机外壳主要材料是铝锂合金。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现代客机外壳主要材料是铝锂合金。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C.锂元素在化合
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长0.2 m,它们的
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长0.2 m,它们的一端平齐并固定,另一端自由如图12(a)所示.当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与压缩距离之
读哈尔滨、长春和大连三个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读哈尔滨、长春和大连三个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均温由大连至哈尔滨逐渐降低     B.气温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
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有以下几句歌词:长大后我就
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有以下几句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请另立对象,续写几句
今年86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
今年86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年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
风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迷信活动。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
风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迷信活动。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甚至一些学者的论著把风水说成是建筑选址的“环境科学”。面对这一现象,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