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 乙醇-114780.789

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4

78

0.78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0

浓硫酸

338

1.84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主要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步骤为:

①在30 mL的大试管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

②按照图1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15 mL试管所盛饱和Na2CO3溶液(加入1滴酚酞试液)上方约0.5 cm处;

③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

④待小试管中收集约4 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出小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分层;

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中,用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中,分离出乙酸乙酯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产物应从____口倒出,因为_____________

(5)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2甲、乙的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Na2CO3溶液提取烧瓶中产物)。你认为哪种装置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1)要注意题目对三种液体的比例的限制30 mL的试管最多加入10 mL液体加热故乙醇和乙酸均加入4 mL浓硫酸加1 mL要将浓硫酸加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并不断振荡。

(2)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沸点较低且接近大火加热会使反应物大量蒸发而损失。

(3)Na2CO3溶液显碱性加入1滴酚酞试液变红色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在上层振荡时挥发出来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的红色变浅油层变薄。

(5)乙中的反应物能够冷凝回流损失少乙酸乙酯的产率高。

答案:(1)先加4 mL乙醇,再缓缓加入1 mL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冷却后再加4mL乙酸并振荡混合均匀

(2)防止暴沸且减少反应物的大量挥发

(3)在浅红色Na2CO3溶液上层有无色液体,振荡后Na2CO3溶液层红色变浅且有气泡产生

(4)分液漏斗 上 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5)乙合理,乙中的反应物能够冷凝回流,损失少,乙酸乙酯的产率高

相关题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8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8分) 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1928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余光中从十二岁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党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党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从中可以得出怎样的
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提出
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 B.鲍森·詹森证
(12分)已知:f(z)=|1+|-,且f(-)=10+3i,求复数。
(12分)已知:f(z)=|1+|-,且f(-)=10+3i,求复数。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0—13题。(20分) “你没有心。”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0—13题。(20分) “你没有心。”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说。 “啊,我有心的。”我说。我因为还有足够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心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新疆是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
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地区应发展(     )     
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地区应发展(     )        A.渔业      B.牧业            C.林业         D.种植业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