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勃勃之后也。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改姓杜氏。
达性刚鲠,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将,赐爵长广乡男,迁都督。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军中大扰。赵贵建议迎太祖,诸将犹豫未决。达曰:“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诸将或欲南追贺拔胜,或云东告朝廷。达又曰:“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贵于是谋遂定,令达驰往。太祖见达恸哭,问故,达以实对。太祖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令达率骑据弹筝峡。时百姓惶惧,奔散者多。有数村民,方扶老弱、驱畜牧,欲入山避难,军士争欲掠之。达曰:“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不如因而抚之,以示义师之德。”乃抚以恩信,民皆悦附,于是迭相晓语,咸复旧业。太祖闻而嘉之。悦平,加平东将军。太祖谓诸将曰:“当清水公遇祸之时,君等性命悬于贼手,虽欲来告,其路无从。杜朔周冒万死之难,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同雪仇耻。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功。劳而不酬,何以劝善。”乃赐马二百匹。达固让,太祖弗许。魏孝武入关,褒叙勋义,以达首逆元帅,匡复秦、陇,进爵魏昌县伯,邑五百户。
从大将军达奚武攻汉中。梁宜丰候萧循拒守积时,后乃送款。武问诸将进止之宜。开府贺兰愿德等以其食尽,欲急攻取之。达曰:“不战而获城,策之上者。无容利其子女,贪其财帛。穷兵极武,仁者不为。且观其士马犹强,城池尚固,攻之纵克,必将彼此俱损。如其困兽犹斗,则成败未可知。况行师之道,以全军为上。”武曰:“公言是也。”乃命将帅各申所见。于是开府杨宽并同达议,武遂受循降。
六官初建,授左遂伯。达虽非文吏,然性质直,遵奉法度,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性又廉俭,边境胡民或馈达以羊者,达欲招纳异类,报以缯帛。主司请用官物,达曰:“羊入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命取私帛与之。识者嘉其仁恕焉。寻进爵乐川郡公。建德二年,进位柱国,薨。
――《周书》卷二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 济:成,成功
B.赐马二百匹。达固让,太祖弗许。 让:辞让
C.以达首逆元帅,匡复秦、陇,进爵魏昌县伯,邑五百户。 逆:背叛
D.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功。 藉:凭借,借助
9.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明赫连达“仁恕”的一组是
①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 ②穷兵极武,仁者不为。 ③不如因而抚之,以示义师之德。 ④然性质直,遵奉法度,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 ⑤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 ⑥杜朔周冒万死之难,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同雪仇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赵贵建议迎接太祖主持军务,诸将犹豫未决。赫连达却说夏州刺史宇文泰先前担任左丞,谋略过人,是一时之杰。这是委婉地反对赵贵的建议。
B.太祖见到赫连达后放声痛哭,询问赫连达来这里的原因,赫连达才以实相告,太祖于是领数百名骑兵南赴平凉,率军向高平进发,并命令赫连达率领骑兵占据弹筝峡,这说明太祖对赫连达还是信任的。
C.赫连达在跟从大将军达奚武攻汉中时,达奚武让开府杨宽等人同赫连达商议,将帅各述己见,达奚武最后接受了萧循的投降。
D.边境的胡民有人送羊给赫连达,他就以缯帛进行回报。主管官员请求使用官物,赫连达说:“羊被送入我的厨房,而用官府仓库的东西去回报,是欺瞒上司。”这体现了赫连达遵奉法度,品性廉洁的特点。
11.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
译文:
⑵ 不战而获城,策之上者。无容利其子女,贪其财帛。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