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绿》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1-13题。   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阅读《绿》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1-13题。

  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②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

: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

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

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络;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11.文章开头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紧接若却用了一大段文字写梅雨瀑.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2)

12.“这时偶然有儿点送人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一句中“钻”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

13.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评论朱自清时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选文第②段朱自清选择了哪两个观察点描写景物?抒写出了怎样的内心感受?(3)

答案

11.是为了刻画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绿的原因,衬托梅雨潭令人惊诧的绿。

12.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水花以生命,写出了水花的轻盈可爱,富有情趣,更显出了我的

喜爱之情。

13.①两个观察点:一是山边:二是亭边。②抒写出了惊诧、赞美、神往之情。

相关题目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政府最基本的职责。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政府最基本的职责。我国政府始终强调以人为本,在任何时候,人的生命都是最宝贵的。无论是抗击“非典”、
经过先民的创造性劳动,中国农耕文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经过先民的创造性劳动,中国农耕文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 犁地,右图中扶犁的可能是           
2011年新年来临,中国多个乐团在欧美音乐大厅奏响中国的声
2011年新年来临,中国多个乐团在欧美音乐大厅奏响中国的声音,引起所到国家观众的共鸣,受到热烈欢迎。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
.题目:我读懂了你 要求: (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我读懂了你 要求: (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
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
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
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和的两根弹簧,>;和表示质量分
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和的两根弹簧,>;和表示质量分别为和的两个小物体,>,将弹簧与物块按图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
After a heated discussion at the meeting, a new plan came ______ being, which wo
After a heated discussion at the meeting, a new plan came ______ being, which would have a great effect ______ the culture life of the people.   A. into; for        B. to; to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