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太守,恢随之官,闭庐,不交人物。后永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车骑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朝和帝未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恢遂饮药死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众庶痛之后帝始事恢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除子己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恢不与通      感谢

B.令闻而之,即解出亲  怜悯

C.诸公其行,连辟之    称赞

D.得罪于令,将杀之    拘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

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

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⑤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⑥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C.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乐恢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时 窦 太 后 临 朝 和 帝 未 亲 万 机 恢 以 意 不 得 行 乃 称 疾 乞 骸 骨 窦 宪 因 是 风 厉 州 郡 迫 胁 恢 遂 饮 药 死 弟 子 缞 绖 挽 者 数 百 人 众 庶 痛 伤 之 后 窦 氏 诛 帝 始 亲 事 恢 门 生 何 融 等 上 书 陈 恢 忠 节 除 子 己 为 郎 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解析:此处“谢”是“谢绝”之意。

2.C 解析:A项,两个“所”均为助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 B项,两个“与”均为介词,“和”、“同”。C项,第一个“因”是介词,“因为”;第二个“因”是介词,“趁、趁着”。D项两个“以”均为介词,“因为”。

3.D 解析:③是表现乐恢的忠心,④是说窦宪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⑥是说乐恢因主张不能实行,称病回家。

4.C 解析:“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有误,说反了。

5.(1)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众庶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2)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

②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

 

【参考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

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隶校尉。众多指责、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的弟弟夏阳侯窦瑰想要结交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力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下应该做的是,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取得效果。

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赐予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

 

相关题目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2μF,电源电动势E=12V,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2μF,电源电动势E=12V,内电阻不计,R1∶R2∶R3∶R4=1∶2∶6∶3,则电容器极板a上所带的电量为 A.-8×10-6C B.4×10-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处语言错误。请在有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
在观察下列几类细胞的分裂时,观察不到纺锤丝的有(    )
在观察下列几类细胞的分裂时,观察不到纺锤丝的有(    )   ①细菌细胞  ②骨髓细胞  ③蛙的红细胞  ④肝细胞  ⑤蓝藻细胞  ⑥荠菜的顶细胞   A
(09太原五中二月)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
(09太原五中二月)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l∶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世,小邑犹
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世,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句反映了唐朝的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
    假设你是李华。在我校留学的意大利女孩Sara对端午节
    假设你是李华。在我校留学的意大利女孩Sara对端午节很感兴趣,计划端午期间到海南各地走走,了解海南端午节文化。她写信向你咨询相关事宜
(2012年四川资阳) 月到中秋(12分)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2012年四川资阳) 月到中秋(12分)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②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一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