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

下列有关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的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可燃物一定是H2或含有H2

 

B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可能是因为盐酸太浓

 

C

某混合气体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且导出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D

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氮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干燥剂(假定每步都充分吸收),最后只剩下氮气

答案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专题:

实验方案评价题.

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但要把元素和物质区分开;

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溶于水得盐酸,能和碳酸盐发生反应;

C、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但不能排除原混合气体中就有二氧化碳;

D、还要从每步反应的生成物考虑,看是否生成了新的气体.

解答:

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的现象说明原可燃物中一定有氢元素,但不一定是氢气,此项错误;

B、若实验室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时,浓盐酸有挥发性,会使通过石灰水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通入澄清石灰水时,HCl会和CaCO3CaOH2反应,就有可能看不到沉淀生成,故此项正确;

C、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且导出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混合物,混合气体不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因为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的气体不一定是CO,比如H2CO2也会出现上述现象,此项错误;

D、此题在第一步中就通过石灰水把CO2除尽,但是当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会有新的CO2生成,所以最终产物除了是N2还有CO2,故此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在进行物质的推断与鉴定时,根据出现的反应现象,一定从多方面全面考虑,排除尽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强求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强求/牵强                  纤夫/纤尘不染          来日方长/教学相长 B.宿仇/宿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妥帖 渡难关 墨守成规 声名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妥帖 渡难关 墨守成规 声名鹊起 B烦燥 打秋风 涣然一新 举止安详 C喝采 黄粱梦 气冲宵汉 立杆见影 D恢弘 陶磁碗 真知
关于我国古代人口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 A.夏朝到周
关于我国古代人口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 A.夏朝到周朝我国的人口重心均分布在黄土高原 B.东汉末年,南方的居民开始陆续北迁 C.北宋末年
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
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都③只发生在酵母细胞
.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所对应的图象
.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所对应的图象应为(    ) 取相反数    ×2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氧为32g          B. 摩尔是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氧为32g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 .44gCO2的体积为22.4L   D .2mol/L的BaCl2溶液中含Cl-的个数为2.408×1024 
血液中有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约
血液中有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1 000。已知该分子中铜的质量分数为0.34%,则平均每个铜蓝蛋白质分子中的铜原子数为(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________;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____________。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