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

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推理假设

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HCl

实验探究

(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1)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可选用石蕊、Mg     (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2)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废液中  ,确定一定没有盐酸.

(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某同学选用  测出废液的pH=l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三)处理废液,回收利用

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对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

方案

加入试剂

分离方法

方案评价

(行或不行,并说明理由)

适量CaNO32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过量的HCl溶液

蒸发结晶

  

答案

分析:

推理假设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

盐酸能够与某些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某些盐、碱反应;

镁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

除去杂质时不能引入新杂质,盐酸具有挥发性.

解答:

解:【推理假设】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探究】

(一)(1)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可选用石蕊、MgCuOCaCO3CuOH2来检验是否含有盐酸.

故填:CuOCaCO3CuOH2

2)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废液中无气泡产生,确定一定没有盐酸.

故填:无气泡产生.

(二)选用pH试纸测出废液的pH=l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故填:pH试纸.

(三)一、该方案不行,因为在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引入了硝酸钠.

故填:不行,引进新杂质硝酸钠.

二、该方案可行,因为用过量的盐酸可以除去碳酸钠,过量的盐酸在蒸发时会挥发掉,不会留在氯化钠中.

故填:可行,HCl具有挥发性.

 

相关题目

 (2013·福州模拟)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
 (2013·福州模拟)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B.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
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D、X与Y
下图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
下图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可以通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M站的车流量只来自于N,完成(1)—(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解某地区的地质情况,取回两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解某地区的地质情况,取回两块岩石样品A和B,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去)。 ⑴请你根据上图实验
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
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①明朝官窑瓷
It’s your turn to _the tale   A. Pick up   B.  carry up   C. Put up  
It’s your turn to _the tale   A. Pick up   B.  carry up   C. Put up   D. rake up
下列反应中铁元素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FeS+2HCl=FeCl2+H2S↑   
下列反应中铁元素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FeS+2HCl=FeCl2+H2S↑           B.Fe+H2SO4=FeSO4+ H2↑C.Fe2O3+3CO2Fe+3CO2       D.2FeCl3+Cu=2FeCl2+CuCl2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