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1)反应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数为K1      

(10分)(1)反应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  △H2,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900℃

K1

1.47

2.15

K2

2.38

1.67

①反应 CO2(g) + H2(g)CO(g) + H2O(g) △H ,平衡常数K,则△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 H2(g)CO(g) + H2O(g)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CO2(g)+ H2(g)CO(g) + 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 v(H2O)              D.c(CO)=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H > 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           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答案

(共10分)

(1)① △H1-△H2 (1分) ;(1分);吸热(1分)  ②B、C(各1分,共2分)

(2)①  2.0(2分)  ;0.67(或2/3) (2分)       ②A  (1分)

解析:(1)①由盖斯定律可知,△H=△H1-△H2 ; K=

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增大,即平衡向正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②CO2(g)+ H2(g)CO(g) + H2O(g)是一个两边气体系数相同的反应,故A不正确;而D选项与是否到达平衡没有什么关系,排除。

(2)①Fe(s)+CO2(g)FeO(s)+CO(g)

初始:    1.5                0

平衡:    0.5                1mol/L

故可求出K=c(CO)/c(CO2)=2 

②即平衡右移即可满足题意。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排除;铁粉为固体,不会影响平衡的移动;增加CO2 必然导致变小。

 

相关题目

.认真阅读下面这段话,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4分) ①
.认真阅读下面这段话,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4分) ①生活像一首歌,五彩斑斓,让我们学会品评,学会联想,学会咀嚼,学会欣赏。②品评每一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将输出的a的值依次记为a1,a2,…,an,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将输出的a的值依次记为a1,a2,…,an,其中且.那么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B.  C.                D
A、B、C、D、E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A、B与水反应都
A、B、C、D、E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A、B与水反应都有气体放出,A与水的反应放出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同时都生成溶液C,C与适量的CO2反应生成D
某同学从《植物志》上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属于
某同学从《植物志》上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它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CO+2H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CO+2H+===CO2↑+H2O ②Ba2++2OH-+2H++SO===BaSO4↓+2H2O ③Ag++Cl-===AgCl↓ ④Fe+Cu2+===Fe2++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关于这一实验的说法中
如图所示,一根跨越一固定的水平光滑细杆、轻绳两端拴有
如图所示,一根跨越一固定的水平光滑细杆、轻绳两端拴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可视为质点),Oa段的长度为L1,Ob段的长度为L2,且L1>L2,球a置于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