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名士的背影——汪曾祺其人其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名士的背影——汪曾祺其人其文

徐文翔

汪曾祺出生在江苏高邮一个有着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士大夫家庭。他的祖父是清末拔贡,写得一手好文章,同时还兼具一点儿诗人气质。而他的父亲汪菊生更是一位多才多艺、带有名士色彩的人。这位兴趣广泛、才华横溢的父亲还很随和,从不像古板的八股先生那样教育孩子,而是将他当朋友看待,喝酒时给儿子也倒上一杯,抽烟时给儿子也分上一支,而且先给儿子点上火。这种宽松和谐而又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成长环境,深刻地影响了汪曾祺的个性。可以说,汪曾祺身上那种富有才情、天真散漫的气质,早在童年时期便已打下深深的烙印了。

在西南联大,汪曾祺最为景仰的三位老师中,闻一多是最可称名士的。他走进教室,便点燃烟斗,有时抽卷烟,就问学生:“你们谁抽?”于是讲台上下老师和学生一起喷云吐雾,汪曾祺自然也在其中。另外一位老师沈从文,汪曾祺曾评价他说:“沈先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非常容易动情,非常容易受感动。他对生活、对人、对祖国的山河草木都充满感情,对什么都爱着,用一颗蔼然仁者之心爱着。”闻一多对汪曾祺名士气质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外在;沈从文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内在,他后来的为人、为文,都能看到其师沈从文淡泊、从容、温情的影子。

有的名士是锋芒毕露的,刚硬而决绝,像一支剑、一团火,比如嵇康。而有的名士则是刚柔并济的,温润而坚毅,像一杯酒、一块玉,比如陶渊明。汪曾祺的名士范儿,离后者更近点儿。说“近点儿”,是因为他和陶渊明还略有不同。陶渊明是徘徊在出世入世之间的,而汪曾祺则完完全全是入世的。入世和名士放在一块,好像有点儿不和谐,但汪曾祺恰恰就是一个入世的名士。他入世,但不佞世。汪曾祺自己说:“我追求的是和谐”。此和谐不是政治术语,而是一种生活情调,一种人生境界。

汪曾祺追求和谐的这种“另类名士”气质,同他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人格构成有很大关系。他坦言:“我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何为儒家的人情?当然就是浓厚的现世关怀情结。但儒家的现世关怀,和与自然的和谐是分不开的,二者融合在一起,便是一种“诗性人格”。汪曾祺又极为讲原则,儒家思想中士的坚守、自重,在他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他从不肯利用朋友为自己谋取方便。作为一名作家,他的这种坚守更体现在对文学标准始终不渝的独立见解上。

仅仅是儒家,还不足以成就他的人生境界,也不足以玉成他小说、散文创作的田园风格。再诗性的人格,只要“爱人”“入世”,便不得不有所追求——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而有所追求,便容易为得失挂怀,陷入烦恼困顿中。汪曾祺一生淡泊名利、潇洒从容,尤其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始终以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煎熬和折磨,这与道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不论何种境地,汪曾祺都能保持一颗平静、旷达的心,并积极去创造诗意、优美的文学与人生。

可叹的是,汪曾祺这位名士,大半生都活在一个“去名士化”的土壤里。他的可贵在此,他的落寞也在此。读汪曾祺的文章,经常会感到时代背景的淡化,或者向已经消逝的过往的偏向。汪曾祺自己也承认:“我的小说多写故人往事,所反映的是一个已经消逝的或正在消逝的时代。”这恐怕不能简单地以怀旧情结来解释。汪曾祺的散文里,有好大一部分是写饮食的,时代背景的淡化也好,消逝的过往也好,就散文来说,没有比写饮食更适合的题材了。

更难得的是,汪曾祺的饮食散文里往往又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人文、历史考据,名士的情趣与文人的素养二美得兼,一时并见。若问,名士和美食家有必然联系吗?如果一概而论,并非如此;可是要说汪曾祺,那二者的联系确确实实是必然的。如果没有美食家的这层角色,汪曾祺的名士气质就失色不少;如果没有这种名士范儿呢,那汪曾祺也就只不过是个过得去的美食家而已。

名士汪曾祺已离我们而去,但读者并没有忘记这个“老头儿”,他的书一印再印,尤其以饮食散文最受欢迎。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把汪曾祺视为自己最喜爱的当代作家。其实仔细想一想,如果不是因为他这个人,我们还会如此喜爱他的文吗?当我们推崇什么的时候,往往也就是我们缺乏什么的时候。当今并不缺乏作家,甚至也不缺乏美食家,可是汪曾祺走后,我们放眼四望,却难得再觅一位如此率真、潇洒、从容而又有才情的名士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汪曾祺一生经历的大事可谓多矣,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其作品具有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特点,使读者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中国作家网)

②汪曾祺的的文字才真是有韵味,比他的老师沈从文更白、更现代、更畅达。他的白话之白,是有着真正文字的贵气。汪先生文字的贵气渊源有自,因他是传统文化的薪火传人,在文脉上是没有断过气的。(何立伟评汪曾祺)

③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评汪曾祺)

10.下列对材料和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闻一多对汪曾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外在的;而沈从文对生活,对人,对祖国的山河草木都充满感情,这份蔼然仁者之心则在内在上使汪曾祺的文风表现出淡泊、从容、温情。

B.嵇康是锋芒毕露、刚毅而决绝的名士,如一支剑、一团火;陶渊明则是温润如一块玉、一杯酒,刚柔并济。而汪曾祺则是出于二者的中间状态,是一种另类的名士。

C.汪曾祺写饮食的散文中,都没有时代背景的出现,都是在偏向已经消逝的过往。这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怀旧情绪。如《端午的鸡蛋》就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D.汪曾祺一生经历了诸多大事,但仍能保持一颗平静、旷达的心,这得益于他深受道家影响,能积极去创造诗意优美的文学,使作品仍能保持一种文雅气。

E.当我们推崇什么的时候,往往也就是我们缺乏什么的时候,所以,今天我们在怀念汪曾祺,其实就是因为我们今天已经没有了这样率真从容的名士了。

11.汪曾祺名士范儿的养成有着诸多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2.汪曾祺的作品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10AD

11.①宽松和谐而又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成长环境。②西南联大的教授对汪曾祺的影响。③汪曾祺本身富有才情、天真散漫的气质。④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人格构成。

12.①作品内容上:有很大一部分是写饮食的,且饮食散文里往往又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人文、历史考据。并且淡化时代背景,有着怀旧情结,在传递作者宁静旷达、闲适恬淡的心态。②作品语言上:文字直白,有韵味,具有一种贵气。③作品风格上:宁静、闲适、恬淡,能使读者的心灵愉悦升华。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B项对应的原文第三段中“离后者(陶渊明)更近点儿”。C项对应的原文“不能简单地以怀旧情结来解释”。E项对应的原文“难得再觅”,选项“没有”不准确。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文本阅读5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题C项对应的原文“不能简单地以怀旧情结来解释”。E项对应的原文“难得再觅”,选项“没有”不准确。

1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这是一道综合概括的题目,注意题干“养成的原因”应该从自身性格和外界环境的综合因素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汪曾祺名士范儿的养成的原因”,“主观因素”,应该是一些优秀的品质。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宽松和谐而又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成长环境。西南联大的教授对汪曾祺的影响。汪曾祺本身富有才情、天真散漫的气质。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注意题目的两个方面“特点”结合全文,综合分析即可。主要围绕作品的语言、内容、风格等方面分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仍然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只是要求的高一点,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汪曾祺的作品的特点,明确只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思想,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如本题作品内容上:有很大一部分是写饮食的,且饮食散文里往往又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人文、历史考据。并且淡化时代背景,有着怀旧情结,在传递作者宁静旷达、闲适恬淡的心态。

相关题目

在反应前后有化合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已知:Cu+2FeCl3
在反应前后有化合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已知:Cu+2FeCl3═2FeCl2+CuCl2,则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
       — Sara is sick, so she is unable to go fishing with us.    
       — Sara is sick, so she is unable to go fishing with us.            — ______.        A. Good luck         B. Sounds great      C. What a shame    D.
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
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
______ is even more important is that water began to appear on the earth’s sur
______ is even more important is that water began to appear on the earth’s surface.    A. Whether       B. That                C. What               D. Which
A. look B. zoo   C. school
A. look B. zoo   C. school
如图所示,为早期制作的发电机及电动机的示意图,A盘和B盘
如图所示,为早期制作的发电机及电动机的示意图,A盘和B盘分别是两个可绕固定转轴转动的铜盘,用导线将A盘的中心和B盘的边缘连接起来,用另一根
“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人们用最美的赞誉形容成都市翻天覆地的巨变。巨变源自成都市坚持“四位一体”和“全
观察下面漫画《伤自尊》,从中你能认识和感悟到 ①贫困生
观察下面漫画《伤自尊》,从中你能认识和感悟到 ①贫困生的自尊得到了更好的维护 ②贫困生需要物质帮助,但他们的自尊更需要维护 ③贫困生的自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