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查阅资料】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    

【设计并完成实验】Ⅰ. 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 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 X 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Ⅲ中X的值应为      ,实验Ⅰ和Ⅲ比较可证明                    。将实验Ⅲ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1.0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和Xg氯酸钾混合加热,现象与实验Ⅲ相同,这些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学反应前后                   都不变。

【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实验Ⅲ中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反思】实验Ⅱ和Ⅲ对比的目的是                                        

【提出问题】②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有何影响?

【设计并完成实验】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为3%H2O2溶液,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讨论交流】(1图乙是“0.1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2)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下图          (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答案

【查阅资料】  氧化铜 

【实验现象分析】

        3.0g     CuO改变KClO3分解的速率   

 

CuO

 
        质量     学性质

【结论】  KClO3 KCl + O2 

    【实验反思】  CuOKClO3催化效果是否比MnO2 

讨论交流

1过氧化氢的用量越多,产生的氧气越多                   

2    c     

相关题目

_____ any change about the date, please tell me immediately.A. Will there be  B
_____ any change about the date, please tell me immediately.A. Will there be  B. Should there be  C. There will be    D. There should be
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编号ABCD 实
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编号ABCD 实验设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M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里焚烧秸秆是减少成本就地施肥的有效方法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
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在          下,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前的现象是
分别指出下列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
分别指出下列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已知(石墨) = (金刚石),在该反应进程中其能量变化如
已知(石墨) = (金刚石),在该反应进程中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金刚石比石墨稳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2月29日之前,必须抢通文赣线!尽快恢复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2月12日,温
设f(x)= 则不等式f(x)>2的解集为(      ). A.(1,2)(3
设f(x)= 则不等式f(x)>2的解集为(      ). A.(1,2)(3,+∞)                 B.(,+∞) C.(1,2) ( ,+∞)            D.(1,2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