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完成1—3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

阅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三),13。(本大题共2道小题,共 6分)        

                         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是(    )(3分)

A.    首句“赴”字,让集于荆门的“群山万壑”有惊天动地之感。

B.    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王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哀与孤独。

C.    “画图省识春风面”表明画工曾经在纸上描画出王昭君的美貌。

D.     尾联借千作胡音的琵琶曲,卒章显志,点明“怨恨”主

2.王昭君这一人物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本诗具体分析。(3分)

 

答案

(本大题共2道小题,共 6分)        

1.C

2.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

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八首•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相关题目

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
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在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里面认为:“在16 世纪及17 世纪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里面认为:“在16 世纪及17 世纪间,美洲的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与东亚。……在中国历史上,(这推动了)明代万历至清代康熙
---Have you heard Tom has got a promotion recently?    ---Yes, he was ______ a
---Have you heard Tom has got a promotion recently?    ---Yes, he was ______ as a manager last month.   A. abused  B. adopted  C. advocated  D. appointed
_______ my dog wanted to come into the garden, it would bark until someone opene
_______ my dog wanted to come into the garden, it would bark until someone opened the gate.  A. Every time    B. All the time    C. For the time     D. The first time
下列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轨迹
下列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轨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6分)图1是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
2.(6分)图1是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
(07年广东文科基础)阴极射线管电脑显示器的玻璃荧光屏容
(07年广东文科基础)阴极射线管电脑显示器的玻璃荧光屏容易布满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极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脑工作
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          的方
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