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巴尔扎克之死[法国]雨果1850年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

巴尔扎克之死

[法国]雨果

1850818,我的夫人告诉我,巴尔扎克先生快死了,我急忙赶去看他。

匆匆吃罢晚饭,我乘出租马车赶到巴尔扎克先生住的博戎区福蒂内林阴大街14号。我按了门铃,没有人来开门,我又按了一次铃。门打开了,一个女仆手持蜡烛出现在我面前。

 “先生有何贵干?”女仆问,她在哭泣。

 我通报姓名后被领进一楼的客厅。客厅壁炉对面的一个托架上,放着大卫雕刻的巴尔扎克硕大的半身像。客厅中央,一张华贵的椭圆形桌子上点着一支蜡烛,摆着六个精美的金色小雕像。

另一个女仆哭着走过来对我说:“巴尔扎克先生快死了,医生们从昨天起已撒手不管他了。今天早上六点,先生不能说话了。夫人派人找来了神父,神父给先生做了临终涂油礼。从11点起,他不断地喘着粗气,再也看不见东西。他过不了今夜。如果您愿意,先生,我去找德・舒维尔先生,他还没有睡。”

女仆离开了我,我等了一会儿。蜡烛刚刚照亮客厅富丽的陈设和挂在墙上的波布斯以及霍勒拜因的几幅杰作。大理石胸像好似不久于人世的那个人的幽灵那样,朦朦胧胧伫立在昏暗中。一种尸体气味充满了屋子。

德・舒维尔先生走进客厅,给我证实了女仆告诉我的一切。我要求见见德・巴尔扎克先生。

我们穿过一个走廊,登上铺着红地毯和摆满艺术品――瓷瓶、雕像、油画,搁着珐琅制品的餐具橱的楼梯。在穿过另一道走廊后,我看到一扇打开的门,听见一个人喘着粗气,给人以不祥的感觉。

我走进了巴尔扎克的卧房。

巴尔扎克先生躺在床上,头靠着一大堆枕头,枕头上还加上了从房间的长沙发上取下的红锦缎坐垫。他的脸呈紫色,近乎变黑,向右边耷拉,没有刮胡子,灰白的头发理得很短,眼睛睁开,眼神呆滞。我从侧面看着他,觉得他很像皇帝

一个老妇人和一名男仆分别站在床的两侧,面带恐惧,屏声静息地听着临终之人喘着粗气。

床头柜上的蜡烛把壁炉旁挂着的一幅画照得通亮,画上的年轻人红润的脸庞上泛着微笑。

床上散发出一股令人无法忍受的气味。我撩起被子,握住了巴尔扎克的手。他的手上全是汗,我紧紧地握着,他却毫无反应。

一个月以前,我曾来到这个房间里看他。当时他很高兴,充满了希望。他笑指着身上浮肿的地方,相信自己的病会痊愈。

我们谈了很多,还争论了政治问题。他是正统派,他责怪我“蛊惑人心”。他对我说“你怎么能那么泰然自若地放弃法兰西贵族院议员的头衔呢?除了国王的称号之外,那可是最尊贵的头衔了!”

他还对我说:“我买下了博戎先生的房子,房子不带花园,但有一个廊台,廊台楼梯上的门对着小教堂,我用钥匙开了门就可以去望弥撒。花园对我无所谓,我更看重这个廊台。”

那天我离开他时,他一直把我送到廊台的楼梯上。他走路很吃力,指给我看那扇门,还大声对他夫人说:“别忘了让雨果好好看看我藏的那些画。”

老妇人对我说:“他活不到天亮了。”

我走下楼梯,满脑子都是他那张没有血色的面孔。穿过客厅时,我又看见了那尊静止不动的、表情沉着高傲的、隐隐约约焕发着容光的半身雕像,我想到了对比鲜明的死亡和不朽。

他在夜里去世了,终年51岁。

在他去世的当天,吉罗给他画了像。人们还想做他的面模,但没有成功,因为尸体腐烂得很快。他死后的第二天上午,到他家来的模塑工人发现他的鼻子塌陷,脸已经变形。人们把他放进一个包铅的橡木棺材里。

葬礼在鲁尔教堂举行。我站在他的棺材旁,回想起我的第二个女儿出生后行洗礼时也是在这个教堂,从那时起我再没有来过。在我的记忆之中,死亡和新生联系在一起。

内政部长巴罗士参加了葬礼。在教堂里的灵柩台前,他坐在我身旁,不时地和我交谈几句。

“他是个杰出人物。”他对我说。

“他是天才。” 我对他说。

送葬的队伍穿过巴黎的街道,向拉雪兹神甫公墓行进。我们从教堂出发和抵达墓地时,天上都掉下几滴雨点。这是天公好像也在洒泪的一天。

墓穴在山丘上,我们到达那里时,已经是人山人海。棺材被放到墓穴里,神父做了最后的祈祷,我讲了几句话。

在我讲话时,太阳正在西下,远处的巴黎笼罩在落日辉煌的雾霭之中。几乎在我的脚下,墓穴里的土越堆越多,而我的讲话不断被落在棺材上的土块发出的沉闷声响打断。

(节选自《巴尔扎克之死》,张有浩所译,有删改。)

注:①皇帝:指拿破仑(1769~182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

19.从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巴尔扎克有哪些特点?(4)

 

20.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4)

①穿过客厅时,我又看见了那尊静止不动的、表情沉着高傲的、隐隐约约焕发着容光的半身雕像,我想到了对比鲜明的死亡和不朽。

②我们从教堂出发和抵达墓地时,天上都掉下几滴雨点。这是天公好像也在洒泪的一天。

 

21.文中有一段关于巴尔扎克逝世前的肖像描写:“他的脸呈紫色,近乎变黑,向右边耷拉,没有刮胡子,灰白的头发理得很短,眼睛睁开,眼神呆滞。我从侧面看着他,觉得他很像皇帝。”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试加以分析。(4)

 

22.有人说,巴尔扎克是雨果的挚友、文坛的巨人,雨果却把巴尔扎克之死记录得如此直接,使人感到恐怖与压抑。这样写恰当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

 

答案

19.①热爱艺术;②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③为人(对朋友)热情;④关心政治;⑤看重王室的荣耀;⑥具有非凡的社会影响力。(4分,每点1分,答对四点即可)

20.①作者用巴尔扎克的半身雕像表明一个人的生命可以消失,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②作者用天公洒泪表达巴尔扎克的去世令人惋惜、悲伤。  (4分,每句2)

21.对巴尔扎克死前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巴尔扎克逝世前作者悲痛、惋惜、敬重的心情,渲染了沉重的气氛。例如,“脸呈紫色”“没有刮胡子”“眼神呆滞”等词语的使用,表现了作者悲痛的心情,渲染了沉重的气氛;“觉得他像皇帝”蕴含了作者的惋惜和敬重之情。(4分,“心情”“气氛”各2分,符合大意即可得分)  

22.示例一这样写恰当。正因为雨果是巴尔扎克的挚友,不需要太多顾忌,而以平等的心态,冷静、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了巴尔扎克的最后时光,这种实录是对好朋友最深切的怀念,也是作者对生与死作理性思考的最好见证。

示例二这样写不恰当。巴尔扎克的死亡过程虽恐怖,但作为挚友、浪漫主义作家的雨果,如果采用隐讳或艺术的笔法来写,可使巴尔扎克美好的形象永远留存于世人心中,而不至于让人怀念巨人时感到恐怖和压抑。  (6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相关题目

32、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各项中,以囊泡
32、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各项中,以囊泡的方式进行转化的是(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
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7分)(1)种豆南山下,        
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7分)(1)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2)大漠孤烟直,            。(王维《
已知可逆反应AsO+2I-+2H+AsO+I2+H2O,设计如下图装置,
已知可逆反应AsO+2I-+2H+AsO+I2+H2O,设计如下图装置,进行下述操作: ①向(Ⅱ)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微安表指针偏转; ②若改往(Ⅱ)烧杯
---Must I come for dinner before 6:00 p.m.?         ---__________  We w
---Must I come for dinner before 6:00 p.m.?         ---__________  We won’t be ready until 6:30.         A, Yes, you need.              B. No, you must.        
You will have to _________ these figures again, they don't add up.  
You will have to _________ these figures again, they don't add up.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方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A.Na2O2(Na2O);加水B.Na2CO3(NaHCO3);灼烧C.NaCl(NaOH);加氯化钙溶液D.
某小区最近经常发生失窃案件。某夜,居民李某深夜加班回
某小区最近经常发生失窃案件。某夜,居民李某深夜加班回家,他警惕地朝四周看看,然后轻声上楼回家,却被蹲守多时的小区保安怀疑其行为不轨,
(08年杭州市质检二) 在的二项展开式中,若只有系数最大
(08年杭州市质检二) 在的二项展开式中,若只有系数最大,则n=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