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                                 发现元素周期律  B 提出分子学说

    C                                 提出原子学说 D 提出电离学说

答案

考点  化学史.

分析: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解答:  解:A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A正确;

B.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B错误.

C.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C错误;

D.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学说,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史,熟记化学发展史中各科学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比较基础.

相关题目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的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的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2008年5月
Don’t mention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or it may ____ the shocking
Don’t mention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or it may ____ the shocking ending.    A. give away      B. give out      C. give up        D. give off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
《端午节》里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得惟
《端午节》里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请举例说明并作简析。
将N2、H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后,测得反
将N2、H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后,测得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H2)=3 mol·L-1·min-1;乙:v(N2)=2 mol·L-1·min-1;丙:v(NH3)=1 mol·L-1
如图10-9-14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
如图10-9-14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B、C、D……为绳上等间隔的点,点间间隔为50cm.现用手拉着绳子的端点A使其上下振动,若
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AD的中点,求证
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BCD.
When and where to build the new factory _____ yet. A. is not decided B. are no
When and where to build the new factory _____ yet. A. is not decided B. are not decided C. has not decided D. have not decide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