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凭什么斩获诺贝尔奖 孙建勇 ①2015年10月5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凭什么斩获诺贝尔奖

孙建勇

201510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屠呦呦,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20119月,她曾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的女科学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或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从这样一株小草里,萃取了一种名叫青蒿素的物质,为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③不过,做出如此贡献的屠呦呦,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 

④那么,一个“三无”教授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 

⑤踏实和勤奋,是屠呦呦打小就养成的品质。1930年,她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研究院条件非常艰苦,设备极为简陋,只有用于土法提炼的七口大缸和几间平房,但是,屠呦呦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身患结核病,仍然坚持去野外采集标本,认真实验,从不耽误。短短几年里,她的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两项生药学研究成果,相继被收入《中药志》。 

19691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发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 

⑦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实验就达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 

⑧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 

⑩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与勤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用一株小草夺得诺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1.你从文中看出屠呦呦是个什么样的人?(至少用上六个词语)

                                                                                 

2.结尾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有什么作用?

                                                                               

3.“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屠呦呦激动不已的原因是什么?

                                                                                

4.文章标题有什么妙处?

                                                                              

5.屠呦呦在演讲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踏实和勤奋的品质最初是在中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

B.第⑥段划横线句子中列出的数字充分说明屠呦呦的科研团队走过的弯路是因为对古典医籍的研究不够细致导致的。

C.本文主要采用了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刻画屠呦呦的人物形象。

D.第⑨段说屠呦呦“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是为了与第⑦段“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经历了约10000次失败”相对比,强调了屠呦呦的成功来得太容易。

答案

1.屠呦呦是个勤奋,踏实,勇于探索,不怕失败,不重名利,不怕苦(能吃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务实求真,不服输,不虚假浮夸,实事求是,有领导力和科学精神的三无科学家

2.赞美了屠呦呦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不虚假浮夸的精神,说明了她的成功决非偶然

3.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她为自己的细微发现而惊喜,为看到成功的希望而高兴

4.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结构上总领全篇,赞美了屠呦呦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慕名利,踏实勤奋的科学精神;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5.围绕中西医药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来谈;或者以中国医药学为点生发,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6.C

相关题目

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石窟是封建
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  ②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  ③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23p3→1s22s22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用试管加热物质时,先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用试管加热物质时,先预热再对准放药品的部位加热B.制取气体时,先装入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可燃性气
-Do you think we can get there on time? -Yes,_______ the truck doesn’t brea
-Do you think we can get there on time? -Yes,_______ the truck doesn’t break down.A. even ifB. unlessC. untilD. so long as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和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和O3共32 g混合物中氧原子的个数为2NA          B.78 g苯含有C=C 键的数目为3NA     C.1 mol
最近几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由于自然现象的无限复
最近几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由于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对自然灾害的预报仍然不能十分精确。这表明 ①人们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5.若a≠b,数列a,x1,x 2 ,b和数列a,y1 ,y2 ,b都是等差数列,则   
5.若a≠b,数列a,x1,x 2 ,b和数列a,y1 ,y2 ,b都是等差数列,则           (   ) A.                    B.              C.1     
某市水果批发部门欲将A市的一批水果运往本市销售,有火车
某市水果批发部门欲将A市的一批水果运往本市销售,有火车和汽车两种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均为200元/时。其它主要参考数据如下: 运输工具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