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读图,回答问题: Ⅰ图                           

36.读图,回答问题:

Ⅰ图                                           Ⅱ图

(1)A山脉是         (名称),它是我国重要地理界线,请列举两项。

(2)Ⅰ图中E处灌溉农业发达,但近些年来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试简述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具体防治措施。

(3)Ⅱ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理由。

(4)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5)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图中M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迁移方向。

答案

(1)贺兰山(2分)     内流区与外流区 ;荒漠与草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等 (4分)

(2) 原因 :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多大风 ;地表是疏松沙质沉积物;人类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6 分 ) 防治措施 :生物固沙; 沙 地飞播造林种草;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造林(植树种草);提高农业灌溉技术等 (4 分〉

(3) M地   5 500~6 000℃; N地    4 000~4 500℃。    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8分)

(4)M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有利于储热;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高,蒸发量大;(4分)    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2分)

(5)   主要原因:使农村劳动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地区间的收入差别;三峡水库的建设等。(3分)主要迁移方向:农村流向城市;流向沿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库区居民就近后靠和外迁等。(3分)


解析:

(1)图示经纬定位可知为我国西北,贺兰山,他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 ;荒漠与草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等分界线。

(2)在干旱地区主要是人类的一些过激行为,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当,造成的荒漠化严重。主要智利措施可针对地表进行改造,例如植树种草,生物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3)等值线的判读,注意看数值的演变规律。

(4)区域定位,M为四川盆地,从地形入手分析原因,N是云贵高原从喀斯特地貌入手分析原因。

(5)人口迁移问题主要存在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会出现,例如从农村到城市,有发展中地区到发达地区等问题,还有就是这个区域的特征,会有三峡移民问题。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颍滨遗老姓苏氏,名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颍滨遗老姓苏氏,名辙,字子由。年十九举进士,释褐。二十三举直言,仁宗亲策之于廷。时上春秋高,始倦于勤。
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
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胞毒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孝文帝的重儒措施  ①促进了北魏文化教育的发展  ②进一
孝文帝的重儒措施  ①促进了北魏文化教育的发展  ②进一步深化了北魏政治封建化的程度  ③使儒家思想失去本来面目  ④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产生
为了探究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原理,做了如下四个实验,回
为了探究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原理,做了如下四个实验,回答以下问题:实验一:向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并收集
汽车正在以12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15m
汽车正在以12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15m处有一障碍物,汽车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6m/s2,刹车后3s末汽车和障碍物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湿衣服晾干—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湿衣服晾干——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间间隙变大   C. 食物腐败——分子本
量程为3V的伏特表,其内阻为3kΩ,将它接在恒定电压为1.5V的
量程为3V的伏特表,其内阻为3kΩ,将它接在恒定电压为1.5V的电源两极上,通过伏特表的电流为________.若电压表内阻为15kΩ,量程为15V,仍接在此电源两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水蒸气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