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读图,回答问题: Ⅰ图                           

36.读图,回答问题:

Ⅰ图                                           Ⅱ图

(1)A山脉是         (名称),它是我国重要地理界线,请列举两项。

(2)Ⅰ图中E处灌溉农业发达,但近些年来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试简述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具体防治措施。

(3)Ⅱ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理由。

(4)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5)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图中M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迁移方向。

答案

(1)贺兰山(2分)     内流区与外流区 ;荒漠与草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等 (4分)

(2) 原因 :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多大风 ;地表是疏松沙质沉积物;人类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6 分 ) 防治措施 :生物固沙; 沙 地飞播造林种草;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造林(植树种草);提高农业灌溉技术等 (4 分〉

(3) M地   5 500~6 000℃; N地    4 000~4 500℃。    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8分)

(4)M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有利于储热;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高,蒸发量大;(4分)    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2分)

(5)   主要原因:使农村劳动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地区间的收入差别;三峡水库的建设等。(3分)主要迁移方向:农村流向城市;流向沿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库区居民就近后靠和外迁等。(3分)


解析:

(1)图示经纬定位可知为我国西北,贺兰山,他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 ;荒漠与草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等分界线。

(2)在干旱地区主要是人类的一些过激行为,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当,造成的荒漠化严重。主要智利措施可针对地表进行改造,例如植树种草,生物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3)等值线的判读,注意看数值的演变规律。

(4)区域定位,M为四川盆地,从地形入手分析原因,N是云贵高原从喀斯特地貌入手分析原因。

(5)人口迁移问题主要存在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会出现,例如从农村到城市,有发展中地区到发达地区等问题,还有就是这个区域的特征,会有三峡移民问题。

相关题目

《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
《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
将一块铜板浸泡在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得
将一块铜板浸泡在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得到一混合溶液,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分析该混合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
设点P是曲线:y=x3﹣x+b(b为实常数)上任意一点,P点处切线
设点P是曲线:y=x3﹣x+b(b为实常数)上任意一点,P点处切线的倾斜角为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A.[π,π)   B.(,π]   C.[0,]∪[,π) D.[0
含角的直角三角板()绕直角顶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角 ()
含角的直角三角板()绕直角顶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角 (),再沿的对边翻折得到,与交于点,与 交于点,与相交于点. (1)求证:. (2)当时,
 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对于H2SO4的分类正确
 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对于H2SO4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酸   ②氧化物   ③氢化物    ④强酸    ⑤含氧酸  ⑥难挥发性
划分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气
划分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与降水         B.地理位置             C.地势与地形         D.季风
关爱眼睛,远离近视.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关爱眼睛,远离近视.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   B. 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