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是怎样使突触后膜去极化的?      (   ) A.带正电的乙酰胆碱

胆碱是怎样使突触后膜去极化的?      (   )

A.带正电的乙酰胆碱分子进入突触后膜

B.引起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

C.引起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增加

D.引起突触后膜对各种小离子(正离子)通透性增加

答案

D


解析:

在神经与肌肉之间传递兴奋的物质就是乙酰胆碱,它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的末梢,突触后膜有可能是肌肉细胞的,也可能是另一个神经元的,也可能是腺细胞的。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之间有一个突触间隙,在这个突触间隙中有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这些递质又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一起。如果一个冲动传过来使得突触前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使它去极化了,结果就会使得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到间隙,递质就和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的递质结合,这个递质可以是乙酰胆碱分子。每一个突触小泡里包含许多乙酰胆碱分子,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前膜时,细胞膜外的Ca2+就会进人,从而使突触小泡逐渐移到突触前膜,并且释放递质。受体与释放的递质结合之前,受体的通道是关闭的;与递质结合以后受体的通道就会打开,这种通道叫做化学依赖型通道。它一旦结合某些化学分子以后,通道就会打开。打开后就会使Na内流,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递质不能一直存在于突触间隙中,如果一直存在,就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许多杀虫剂就是使本来可以让递质失活的乙酰胆碱酯酶失活,结果使递质不能被分解,所以就会持续性地向突触后膜发出信号,传导兴奋,这样就会使害虫致死。正常情况下,递质释放一段时间后,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所以传递给突触后膜的兴奋不是持续的,是一次一次的。选项A是不对的,乙酰胆碱分子不进人突触后膜。选项B只对了一半,因为先是Na内流,然后K+就外流,这个通道不是特异性对某一种离子的,而是结合上受体它就会开放。开放有一定的时间性,如果外边Na+浓度高,Na+就会内流;里面K+浓度高,K+.就外流。所以,膜的去极化和复极化是由同一个通道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突触后膜没有选择性,一旦打开以后完全是靠浓度梯度使有的离子内流,有的离子外流。

相关题目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事实或现象解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事实或现象解释 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
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在
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 s内位移为x1;第2个t s内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 s内位移为x1;第2个t s内位移为x2,则物体在第1个t s末的速度是(    ) A.(x2-x1)/t                    
下列有关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
下列有关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分别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水能够针对外部的形势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策略和形状;
水能够针对外部的形势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策略和形状;每一种与众不同的“形状”都是其生存的理由。现代企业和水一样有其独特的“形状”,企
小白兔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细胞中所含的DNA和RNA是(   ) A.DNA
小白兔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细胞中所含的DNA和RNA是(   ) A.DNA相同,RNA也相同    B.DNA相同,RNA不相同 C.DNA不相同,RNA相同    D.DNA不相同,RNA也不相同
合成纤维的方式可以通过缩聚和加聚产生,下列合成纤维是
合成纤维的方式可以通过缩聚和加聚产生,下列合成纤维是由单体通过缩聚得到的是(    ) A.聚丙烯               B.有机玻璃             
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
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