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是怎样使突触后膜去极化的?      (   ) A.带正电的乙酰胆碱

胆碱是怎样使突触后膜去极化的?      (   )

A.带正电的乙酰胆碱分子进入突触后膜

B.引起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

C.引起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增加

D.引起突触后膜对各种小离子(正离子)通透性增加

答案

D


解析:

在神经与肌肉之间传递兴奋的物质就是乙酰胆碱,它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的末梢,突触后膜有可能是肌肉细胞的,也可能是另一个神经元的,也可能是腺细胞的。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之间有一个突触间隙,在这个突触间隙中有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这些递质又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一起。如果一个冲动传过来使得突触前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使它去极化了,结果就会使得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到间隙,递质就和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的递质结合,这个递质可以是乙酰胆碱分子。每一个突触小泡里包含许多乙酰胆碱分子,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前膜时,细胞膜外的Ca2+就会进人,从而使突触小泡逐渐移到突触前膜,并且释放递质。受体与释放的递质结合之前,受体的通道是关闭的;与递质结合以后受体的通道就会打开,这种通道叫做化学依赖型通道。它一旦结合某些化学分子以后,通道就会打开。打开后就会使Na内流,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递质不能一直存在于突触间隙中,如果一直存在,就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许多杀虫剂就是使本来可以让递质失活的乙酰胆碱酯酶失活,结果使递质不能被分解,所以就会持续性地向突触后膜发出信号,传导兴奋,这样就会使害虫致死。正常情况下,递质释放一段时间后,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所以传递给突触后膜的兴奋不是持续的,是一次一次的。选项A是不对的,乙酰胆碱分子不进人突触后膜。选项B只对了一半,因为先是Na内流,然后K+就外流,这个通道不是特异性对某一种离子的,而是结合上受体它就会开放。开放有一定的时间性,如果外边Na+浓度高,Na+就会内流;里面K+浓度高,K+.就外流。所以,膜的去极化和复极化是由同一个通道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突触后膜没有选择性,一旦打开以后完全是靠浓度梯度使有的离子内流,有的离子外流。

相关题目

.如右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
.如右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若钩码上升的
(本大题满分10分).能否将下列数组中的数填入3×3的方格
(本大题满分10分).能否将下列数组中的数填入3×3的方格表,每个小方格中填一个数,使得每行、每列、两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的乘积都相等?若能,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若在甲、乙两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
(07年执信中学模拟)有一则“守株待兔”的古代寓言,设兔
(07年执信中学模拟)有一则“守株待兔”的古代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重量的打击力时,即可致死,假设兔子与树桩作用时间大约为0.2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分别是 A.流动性、选择透过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分别是 A.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B.选择透过性、流动性  C.流动性、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
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
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 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 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体现了哪一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体现了哪一层大气的气温垂直变化特点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则     ②若正整数m和n满足,则③设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则     ②若正整数m和n满足,则③设为圆上任一点,圆O2以为圆心且半径为1.当时,圆O1与圆O2相切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