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与乙烷混合气体共a mol,与b mol的氧气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

乙烯与乙烷混合气体共a mol,与b mol的氧气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CO到CO2的混合气体和45g水.试求:

(1)当a=1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C2H6)= 

(2)当a=1,且反应后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氧气的时,则b= ,得到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n(CO):n(CO2)= 

(3)a的取值范围是  

(4)b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令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与生成的水中H原子守恒列方程,据此计算解答;

(2)根据碳元素守恒计算反应后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据此计算b的值;

令反应后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根据二者之和与氧原子守恒列方程计算;

(3)根据H原子守恒利用极限法解答,只有乙烯时,a值最大,只有乙烷时,a值最小;

(4)根据物质是纯净物乙烯或是乙烷,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来计算b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1)令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与H原子守恒列方程,则:x+y=1,4x+6y=,解得:x=0.5,y=0.5,

故n(C2H4):n(C2H6)=0.5mol:0.5mol=1:1,

故答案为:1:1;

(2)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2=2mol,故b=2,解得b=3;

令反应后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根据二者之和与氧原子守恒列方程,则:a+b=2,a+2b=3×2﹣,解得:a=0.5,b=1.5,故n(CO):n(CO2)=0.5mol:1.5mol=1:3,

故答案为:3;1:3;

(3)生成水的物质的量==2.5mol只有乙烯时,a值最大,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a的极大值为=mol,只有乙烷时,a值最小,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a的极小值为=mol,故a的取值范围是<a<,故答案为:<a<

(4)根据(3)可知,如果全部是乙烯生成的,则a=mol,则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mol×3=mol,如果全部是乙烷生成的,则a=mol,则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mol×=mol,因此b的取值范围是<b<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原子守恒与极限法进行的解答.

 

      

相关题目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前段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前段时间,部分网民对部分省市GDP数字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引发了人们对部分官员盲目追求GDP数
东营市某中学开展以“我最喜欢的职业”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东营市某中学开展以“我最喜欢的职业”为主题的调查活动,通过对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组数据,如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成的不完整统计图.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7g羟基(-OH)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 NA个 B.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个 C.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 ) A. 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 ) A. 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 B. 专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国际经济组织 C. 全球性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 D. 促进
如图,在△ABC中,∠ACB=90°,AC=BC,点D在边AB上,连接CD,
如图,在△ABC中,∠ACB=90°,AC=BC,点D在边AB上,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至CE位置,连接AE.(1)求证:AB⊥AE. (2)若点D为AB中点,求
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在细胞分裂的机制上的不同
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在细胞分裂的机制上的不同点是      ① 着丝点分裂  ② 细胞质分裂  ③ 纺锤丝的功能  ④ 中心粒存在 A  ①②  
The sun shines brightly in the sky______ us light and heat. A. that giveB. havin
The sun shines brightly in the sky______ us light and heat. A. that giveB. having given C. to giveD. giving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