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晋灵公①不君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晋灵公①不君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以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②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③、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④,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⑤职有阙,唯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待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

注:①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 ②胹:ér,炖煮。③赵盾:晋正卿,又称赵宣子,谥号宣孟。④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⑤衮(gǔ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灵公不君               君:君王。

B.问其故,而患之           患:忧虑。

C.贼民之主,不忠           贼:杀害。

D.今近焉,请以遗之         遗:给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伏甲,将攻之            ②古之良史也

B.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②触槐而死

C.①厚敛以雕墙              ②倒戟以御公徒

D.①问其名居                ②其我谓矣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凸显了晋灵公的残暴(如他的苛政、奢

侈、虚言纳谏、残害忠良等)和应得的下场

B.除赵盾外,本文还写了一批忠心报国的臣子,如士季、鉏麑、提弥明、灵辄等

C.赵盾除了忠君,还做到了爱民,当其打猎遇到非常饿的灵辄时,就给了他吃的,

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让他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

D.不论是书写“赵盾弑其君”的董狐,还是因怀念祖国而背负恶名的赵盾,孔子都

对他们加以赞赏,只是对赵盾的不幸表示遗憾。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小题1】A(解析:“君”为动词,行君道。)

【小题2】C(解析:C项,都是表目的连词,相当于“来”。A项,①代词,代赵盾;②结构助词,的。B项,①连词,表假设,如果;②连词,表修饰。D项,①代词,他的;②副词,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或许”。)

【小题3】B(解析:B项说“士季、鉏麑、提弥明、灵辄等”都是忠心报国之士不当,后三人明显不是。)

参考译文:

晋灵公不行国君之道:他加重赋税用来装饰墙壁;从高台上用弹弓打行人,观看人们躲避弱丸来取乐;厨子炖煮熊掌,熊掌没有炖熟,灵公就杀死了他,并把尸体装在草筐里,让女人用车子载着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看见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对这件事感到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士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如果国君不听,您再接着劝说。”士季三进,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见了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犯过错呢?有了过错如果能改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诗经》上说:‘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开头,但很少有能得善终的。’像您这样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国君有了好结果,那么国家就稳固了,而不仅仅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经》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前来弥补。’意思是说国君的过失是能够弥补的。国君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晋灵公(尽管口头上说要改,但行动上)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暗杀了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赵盾正坐着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端庄有礼,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就是不忠;不覆行国君的命令,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在槐树上死去了。

秋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杀死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一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就不合乎礼仪了。”于是就扶着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凶猛的狗,(狗)向赵盾抓去。提弥明徒手与猛狗搏斗,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虽然凶猛,可有什么用呢?”他一边搏斗,一边退了出去。提弥明为赵盾战死。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灵辄饿得厉害,问他为什么饿成这样。灵辄回答说:“已经三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录下了一半食物没吃。问其原因,他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三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让她吃完,又给他准备了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在这次事件中)把戟掉过头来抵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那个饿汉啊。”问他的名字和住处,他没有说就走了。于是赵盾就逃走了。

九年二十六日,赵盾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晋国国境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而没有越出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凶手,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反而为自己找来了忧患。’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避免弑君之名了。”

相关题目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七月二十三日下午三时许,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内猛兽区,一辆自驾游轿车突然在老
已知a=(λ+1,0,2),b=(6,2μ-1,2λ),若a∥b,则λ与μ的值可以
已知a=(λ+1,0,2),b=(6,2μ-1,2λ),若a∥b,则λ与μ的值可以是( ). A.2,  B.-, C.-3,2  D.2,2
—Is that the small town you often refer to? —Right, just the one _____ you
—Is that the small town you often refer to? —Right, just the one _____ you know I used to work for years.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at
闭合金属圆环固定在方向垂直环面向里的磁场中,设磁感应
闭合金属圆环固定在方向垂直环面向里的磁场中,设磁感应强度B向里为正,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分别如以下四个图所示,则能使环在0~t1期间产生
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锌做阳极,镀件做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
某同学在关于苏俄(联)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
某同学在关于苏俄(联)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 (备注: 材料丢)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战时共产
神舟六号”载人舱在返回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
神舟六号”载人舱在返回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则载人舱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它的:A.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As nobody here knows what is wrong with the machine, we must send for an engin
As nobody here knows what is wrong with the machine, we must send for an engineer to      the problem. A.handle             B.raise              C.face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