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光催化制氢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科学家利用含有呲啶环(

(10)光催化制氢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科学家利用含有呲啶环(呲啶的结构式为,其性质类似于苯)的化合物II作为中间体,实现了循环法制氢,示意图如下(仅列出部分反应条件):


    (1)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I合成方法如下(反应条件略,除化合物III的结构未标明外,反应式已配平);

化合物II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合物V(结构式见右图)代替III作原料,也能进行类似的上述反应,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化合物V的名称是间羟基苯甲醛,或2-羟基苯甲醛

B. 化合物I具有还原性;II具有氧化性,但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 化合物I、II、IV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D. 化合物V遇三氯化铁显色,还可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5)呲啶甲酸酯可作为金属离子的萃取剂。2-呲啶甲酸正丁酯(VI)的结构式见右图,其合成原料2-呲啶甲酸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VI的同分异构体中,呲啶环上只有一个氢原子被取代的呲啶甲酸酯类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____种。 

答案

1C11H13O4N

2甲醛                                                                                      

3


4BC             

5  12        

解析:

1注意不要数掉了环上的氢原子分子式为C11H13NO4

2)因反应式已配平,故可依据原子守恒定律推知Ⅲ的分子式为CH2O,故为甲醛;(3)结合题(3)可以得到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2×5+1-1H6+2×8+5-8O2+2×3+34×12N,所得化合物与化合物I相比多出部分为C6H4NO,由此可以确定甲醛在反应中提供化合物ICH2部分,化合物V应该提供部分替代CH2部分,所以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式;

4)系统命名法Ⅴ的名称为3-羟基苯甲醛,A错,有机物Ⅴ含有的官能团为酚羟基和醛基,能发生显色反应即氧化反应,醛基和苯环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D错;同理Ⅱ能加氢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而其侧链甲基类似于苯的同系物的性质能被高锰酸钾溶液硬化,B正确,IⅡ、Ⅳ分子内都有酯基,能够发生水解,C正确;

5水解生成2―呲啶甲酸和丁醇,结合酯的水解反应我们不难得到2―呲啶甲酸的结构式为:VI的同分异构体中,呲啶环上只有一个氢原子被取代的呲啶甲酸酯类同分异构体种类强调的是其同分异构体中,而不是VI中呲啶环上只有一个氢原子被取代异构体种类。注意这点就不会出错了。

 

相关题目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专家认为,保护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它展现出的
今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直接燃
今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直接燃烧煤炭           B.分类回收垃圾     C.使用降解塑料   D.推广乙醇汽油
妈妈做了一份美味可口的菜品,为了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合
妈妈做了一份美味可口的菜品,为了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合适,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________.(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某学生的化学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不合理的
某学生的化学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氧化铜粉末 B、用10mL量筒量取5.26mL盐酸 C、温度计上显示的室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G的名称是         , 可用于加热固体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该装置中发
已知双曲线-=1(a>0,b>0)的左顶点与抛物线y2=2px(p>0)
已知双曲线-=1(a>0,b>0)的左顶点与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距离为4,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的准线的交点坐标为(-2,-1),则双曲
 “π” 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
 “π” 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A.刘徽     
下列结构没有选择性的是(    )     A.核孔        
下列结构没有选择性的是(    )     A.核孔               B.线粒体膜           C.细胞膜              D.细胞壁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