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6.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17.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18.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

答案

16.一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二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                         三是王维《渭城曲》中对古阳关的感叹,四是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4分)(每点各1分)                                                                  

17.(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18.(1)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2)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3)古人对生离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解析】

16.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思路如下:1.审题干在原文中找到出处并标明2.支架:——答:“……的原因是:………” 3.在问题出处的前后搜索答案(因果在前.倒装在后4.尽量用文中原句作答5.注意字数要求6.适当调整增删。

答案区间在第二段。文中有一个关键句,“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可以作为答案的蓝本。答案的第①②点,照着原文抄就可以了;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第③点,学生错误理解了原文,原文说“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意思是古阳关闻名遐迩不是从王维的《渭城曲》开始闻名的,但王维的《渭城曲》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第④点需要结合“‘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进行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可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1)题重点理解“海洋”一词的比喻义。海洋浩瀚而宽广,用来比喻林带,说明林带像海洋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同时,着一“闯”字,体现了林带进入眼帘的突然,展现了作者见到林海后的惊喜。(2)题要结合语境才能准确理解。“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旅伴介绍“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带有浓浓的中国历史文化气息,使作者的心里有了一些安慰,同时也感到骄傲与自豪。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先根据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进行简要概括,然后根据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作答。答案区间分别是第三、四、五段。第三段的关键句是“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把它加以概括提炼,即可得出答案的第一个要点。第四段的关键句是“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概括提炼即可得到答案的第二个要点。答案的第三个要点需要对第五段进行概括。在阳关这个关隘上,哲学家、诗人、将军、士兵等众多的人们,发出许多感慨,离愁别绪、万般无奈都是那样的苍凉与悲壮。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题目

若存在实常数和,使得函数和对其定义域上的任意实数分别
若存在实常数和,使得函数和对其定义域上的任意实数分别满足:和,则称直线为和的“隔离直线”.已知,(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求的极值
已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    )     A.8      
已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    )     A.8                        B.±8                        C.16               
. Would you eat a ready meal from the fridge rather than cook from scratch? Have
. Would you eat a ready meal from the fridge rather than cook from scratch? Have you been doing internet shopping rather than going to the stores? What can't you be bothered to do? A study into how la
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
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4B.CH3OHC.C2H5OHD.C2H6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洋:A _________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洋:A _________   海峡:B _________  D为_________半岛, (2)C河流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它是______     _
右图是某商品的标志图案,与是的两条直径,首尾顺次连接
右图是某商品的标志图案,与是的两条直径,首尾顺次连接点,得到四边形.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
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最初,人类以为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