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B.用铁矿石冶炼生铁                                         

C.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D.将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答案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将食盐从海水中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用铁矿石冶炼生铁是利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铁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的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将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是利用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的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相关题目

The boy keeps coughing,and the doctor tells the parents it still needs more time
The boy keeps coughing,and the doctor tells the parents it still needs more time to _____     the reason.     A.put off               B.figure out     C.make up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初级中学有三个年级,各年级男、女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初级中学有三个年级,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 女生370z200 男生380370300 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
已知金刚石的密度是3.5×103kg/m3,有一小块金刚石,体积是2.0×1
已知金刚石的密度是3.5×103kg/m3,有一小块金刚石,体积是2.0×10-8m3,其中含有_____________个碳原子。(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结果保留两位有效
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HSO、NaCO、BaCl、NaOH四种无色溶
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HSO、NaCO、BaCl、NaOH四种无色溶液。将A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倒入其他三支试管,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C试管中则产生了白色沉
2011年1月2号,《中国企业家报》载:19世纪60年代,郭嵩焘主
2011年1月2号,《中国企业家报》载:19世纪60年代,郭嵩焘主张“发展经济一定要靠私商”,70年代郑观应更是疾呼“要靠私人来发展经济,官府的轮船
下列实验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最相近的一组是 ①卡尔文追踪
下列实验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最相近的一组是 ①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 ②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
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 A.诞生了中
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 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
检索表的用途有( ) A. 查出生物的名称 B. 确定生物的分
检索表的用途有( ) A. 查出生物的名称 B. 确定生物的分类地位 C. 找出不同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D. ABC都对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