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

 (十二)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王命急宣/以钱币乞之  

B.青翠竹/寒涧肃

C.哀转久/沿溯阻

D湍绿潭/可以调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多趣味(    )

(2)引凄异(    )

(3)每至晴初霜(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写三峡的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是如何从不同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答案

  (十二)三 峡

1B 解析:A项,第一个有时的意思;第二个有的人的意思。B项,两个都是树林的意思。C项,第一个消失的意思;第二个的意思。D项,第一个白色的意思;第二个不加装饰的的意思。

2(1)的确 (2)连接 (3)早晨

3(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4.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使人惊惧;春冬之时,水清景美,使人欣喜;秋季是水枯的时候,感觉凄凉。夏、春冬、秋的记叙顺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写的。春冬两季之所以合在一起,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并不是做一般性的略写处理。

6.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疾,突出江水的凶险和急速的特点,写出了奔放美。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三峡景色的清丽奇秀,写出了清幽美。

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深秋的萧瑟的气氛,写出了凄婉美。

7. 本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作者融景入情,最后以忧伤的渔歌做结,表现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文篇虽小,但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观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8A 解析:按照夏春冬秋水势由盛而衰的顺序写的。

相关题目

一条蚯蚓在纸上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快,这主要
一条蚯蚓在纸上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快,这主要与蚯蚓的(  )有关。                                              
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条鞭法”实行赋税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地丁银”加强了封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2 的图象与 x 轴、y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2 的图象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C(1,m) .过点 B 作 y 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
下列各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下列各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B、晋国,天下莫能
3.     (08年湖北卷文)若集合,则A.“x∈P”是“x∈Q”的充
3.     (08年湖北卷文)若集合,则A.“x∈P”是“x∈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 “x∈P”是“x∈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 “x∈P”是“x∈Q
(江苏多选)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
(江苏多选)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二小题,4分)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二小题,4分)    (1)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图所示的电场中,每一条等势曲线的电势大小分别为10v、8v
如图所示的电场中,每一条等势曲线的电势大小分别为10v、8v、6v。A、B、C为这些等势线上的三个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A两点间电势差UCA=4VB. A点的电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