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苏 武 庙

 ()古代诗歌阅读(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苏 武 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③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颈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调整时空顺序,“化板滞为跳脱”,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诗的动荡离合之美。

E.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15.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

答案

14CE(C项,“在匈奴时”错误,应为“从匈奴回国时”。E项,“借喻”错误,应为“借代”。)(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

15.好处:大量运用虚写通过想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苏武出使时英气勃发的情景苏武被扣留匈奴牧羊、思归的凄凉痛苦生活以及回到汉朝后物非人也非、恍若隔世的感慨以及对汉武帝的无限追思。(2分。答出任两点即可。若是总说“把苏武不同时期的生活面貌以及心理动态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也可得2分。)塑造了一个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形象。(2)思想情感:①抒发了作者对苏武的崇敬赞美之情。(1)②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作者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坚贞不屈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1)(意思对即可给分)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时刻质点O正
下列是遗传物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应用了放
下列是遗传物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B.  肺炎双球菌
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和切线的方程.
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和切线的方程.
空气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空气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占78%,氮气占21%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不能减少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①苏州馆位于上海世博园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①苏州馆位于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系列展馆B1—13馆内,展出主题为“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展馆为两层
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35题。
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35题。 34.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 A.OA            B.OB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
满足(n2-n-1)n+2=1的整数n有_______个.
满足(n2-n-1)n+2=1的整数n有_______个.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