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 (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一)
C.c (Na+) > c (CH3COO-)>c(OH-)>c(H+)
D.c (CH3COO-)>c(Na+)>c(H+)>c(OH-)
A.c (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一)
C.c (Na+) > c (CH3COO-)>c(OH-)>c(H+)
D.c (CH3COO-)>c(Na+)>c(H+)>c(OH-)
答案:D
解析:pH=11 的NaOH 溶液中c(OH-)=10-3mol・L-1,而pH=3 的CH3COOH溶液中c(H+)=10-3mol・L-1,因此将pH=11 的NaOH 溶液与pH=3 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二者溶液中已存在的OH-与H+恰好完全反应,又因为CH3COOH是弱酸在溶液中并没有完全电离,因此随反应的进行CH3COOH又会不断的电离生成H+,也就是说而这反应后混合溶液中任存在大量的CH3COOH,即溶液显酸性。因此溶液中c(H+)>c(OH-),且c (CH3COO-)>c(Na+),即D选项是正确的。其中B选项应为c(H+)+c (Na+)==c(CH3COO-)+c(OH一)。
高考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易错提醒:对于二者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错误而错选其他选项。
备考提示: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这一知识点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要考虑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水解因素以及其他离子对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影响;而对于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要综合考虑水解因素和电力因素的影响,如相同浓度的NH4Cl和氨水混合后由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所以各离子的浓度顺序为c (NH4+) > c (Cl-)>c(OH-)>c(H+)。另外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有三个――微粒数(物料)守恒式、电荷守恒式、水电离的离子数相等也是命题的热点之一。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除应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外。还应强化习题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