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第二种是下中层阶级和佃农的社会革命;下中层阶级和佃农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品,具有小财产所有人阶层的眼光,17世纪英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了,就象后来18世纪法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一样(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19世纪后期的议会改革)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为什么17世纪英国爆发了“两种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在“公民自由”上取得怎样的重大成果?    

(2)19世纪后期,法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体?怎样体现三权分立原则?这类政体对法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请联系19世纪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的理解。

(4)近代中国,孙中山先生试图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一次完成,他进行了哪些斗争?其失败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进行了哪些斗争,取得的什么重大成果?

答案

(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尖锐。(2分)

成果: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英国从人治进入到法治时期。(2分)

(2)政体:共和制政体(2分)

原则:①行政权属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属议会,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

③司法权:独立,由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6分)

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②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分)

(3)背景:①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政治上,工业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进行一系列的斗争:③思想上,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因此说,他们的时机(社会中下层改变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机会)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6分)

(4)实践:政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临时约法》,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6分)

经济根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2分)

中共斗争:政治革命—重庆会谈、重庆政协会议;解放战争;社会革命—满足农民土地需求。(4分)成果: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确立人民政治协商制度。(2分)


解析:

相关题目

运行以下程序时,WHILE循环体内语句的执行次数是 ( )  
运行以下程序时,WHILE循环体内语句的执行次数是 ( )    n=0    while n<10    n=n+1    n=n*n    wend    print n    end    A.5     B.4    C
读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该气候
读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喜高温多雨      B.喜阴冷潮湿       C.耐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线段AB′,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动仪复原之路 王彬 张衡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动仪复原之路 王彬 张衡的地动仪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深壑中,对它的记录仅见于《后汉书·张衡传》中,只有196个字:
某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
某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社
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一一找出,然后按顺序改正。
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一一找出,然后按顺序改正。 无边无垠    潜滋按长    发奋忘食     失之交臂   狼籍 旁逸斜出    不屑置辩  
读上海各圈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分布模式图,完成24~25
读上海各圈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分布模式图,完成24~25题。 24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区边缘部迁出人口主要选择圈内迁移和迁向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