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质量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

如图,质量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拉至B处。(已知。取)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答案

(1) 0.5  (2)1.03s

解析:(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1分)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1分)

                  (1分)

                 (1分)

(2)设作用的最短时间为,小车先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加速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秒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定律

     (1分)

(1分)

               (1分)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1分)

                   (1分)

                         (1分)

 (1分)

(2)另解:设力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相应的位移为s,物体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动能定理

                (2分)

       (1分)

由牛顿定律

                             (1分)

  (1分)

                                                     (1分)

                                    (1分)

 

相关题目

如图,Rt绕O点逆时针旋转得Rt,其中∠ABD=∠ACB=∠BED=,AC=3,DE=5
如图,Rt绕O点逆时针旋转得Rt,其中∠ABD=∠ACB=∠BED=,AC=3,DE=5,则OC的长为(     )A.B.C.3+2D.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全国人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下列有关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
下列有关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
已知:25℃时,电离常数,溶度积常数 现向110.2 mol·L-1HF溶
已知:25℃时,电离常数,溶度积常数 现向110.2 mol·L-1HF溶液中加入1L0.2 mo·L-l 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最能反映中国与日本政治关系的材料是              
最能反映中国与日本政治关系的材料是                                                                   (    )  
某电视剧有一庆典场景:市领导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
某电视剧有一庆典场景:市领导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所说的“伟大胜利”
(8分)某中学库存960套旧桌凳,修理后捐助贫困山区学校.
(8分)某中学库存960套旧桌凳,修理后捐助贫困山区学校.现有甲、乙两个木工小组都想承揽这项业务.经协商后得知:甲小组单独修理这批桌凳的天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 m),不易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SO2、O2接触时,SO2部分转化为SO3,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