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

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

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材料三“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科举取士考查士人的哪几方面能力?(3)

2)到了宋朝,在科举制影响下,产生怎样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2)对于这些观念,你怎样评价?(2)

3)材料三中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是什么?材料中认为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么?(2)

4)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科举制的影响。(3)

答案

答案:1)熟练掌握经典的能力;文学能力;对时事的分析解决能力。(3)

2)风气:重视读书和教育,重视文化。观念:读书高贵,读书是进身之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2分)

评价:一方面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读书实用、功利主义,产生读死书,死读书现象。(2)

3)宗法制;科举制具有公平、公正,调节社会秩序的特点。(2)

4)科举制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官吏,提高官员素质;科举制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科举制具有公平性,有利于调节社会秩序;科举制也有局限性。(3)

相关题目

离心率为黄金比的椭圆称为“优美椭圆”.设 为“优美椭圆
离心率为黄金比的椭圆称为“优美椭圆”.设 为“优美椭圆”,F、A分别是左焦点和右顶点,B是短轴的一个端点,则 __________           .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3-4小题。 3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3-4小题。 3.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4.
明太祖曾说过“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
明太祖曾说过“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 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这表明明太祖意欲废除丞相。 A.
(2009·江苏·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
(2009·江苏·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列有关癌细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够无限增殖 B、
下列有关癌细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够无限增殖 B、癌细胞的 C、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D、和正常细胞一样,癌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0°。一个物体以 v0=12m/s的初速度,
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0°。一个物体以 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上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 动,加速度大小为a=8.0m/s2(g取10 m/s2)。求:    (1)物体沿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独立产生的,它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独立产生的,它是人类历史根本转折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