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圣琵琶传闻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圣琵琶传闻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②,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

①过:寻访。②经年:过了几年。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书生攻画

(2)于素壁上画一琵琶

(3)心窃疑之

(4)以失琵琶故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2)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

把书生所画琵琶当作神验,是怎么形成的?对此,人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小题1】(1)善于  (2)白色  (3)暗中  (4)因为

【小题2】(1)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2)今天应该有人背着圣琵琶走了,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

【小题3】首先发生在僧院,书生作画时没有人看见;其次是僧人猜测;再次是因讹传讹。根本原因是人们心中的迷信思想。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责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今天应该有人背着圣琵琶走了,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画以及擦洗掉琵琶的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相关题目

Mrs. Green wants to buy that kind of cloth because she___________ that the cloth
Mrs. Green wants to buy that kind of cloth because she___________ that the cloth__________ very well. A. has been told;washes             B. is told;is washed C. has been told ;is washed 
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
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
在有丝分裂前期,马蛔虫和玉米细胞里,所含有的中心粒数
在有丝分裂前期,马蛔虫和玉米细胞里,所含有的中心粒数目是 A.2、0                  B.0 、4                C.4、0            
129.中共中央总书记胡主席在十七大作报告时明确表示,要加
129.中共中央总书记胡主席在十七大作报告时明确表示,要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深海的发现 从大洋中脊到深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深海的发现 从大洋中脊到深部生物圈 人们看惯了绵亘的山岭和曲折的海岸,不大会去问为什么的问题。90年前,A·WEGENER
下列句子是为不同场合拟定的标语,你认为不得体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是为不同场合拟定的标语,你认为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学校食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草坪上: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
辽沈战役中,封闭国民党军进出东北大门,形成“关门打狗
辽沈战役中,封闭国民党军进出东北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的关键一战的地点(   ) A.长春             B.沈阳             C.山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