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5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

阅读(55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

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①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②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釆,——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1.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的两个“他们”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各具有怎样的思想特征?(4分)

“他们”① 指的是:              “他们”② 指的是:              

3.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4.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4分)

5.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至少写出两点)(4分)

 

答案

1.(1)“我”的考试成绩被人怀疑和讥刺。或:匿名信的指责;匿名信事件。 (2)“我”看时事片时的情形和感受。 或:看电影的感受;看电影事件。

2.他们”① 指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 “他们”② 指愚昧麻木的中国人。

3.对日本一些学生的怀疑和歧视,“我”十分不满,(用反语)表达了极为愤慨的感情。

4.“我”深感当时中国的国民精神麻木、毫不觉悟。

5.示例:(1)个人的命运(遭遇)往往与祖国的命运(强弱)息息相关。(2)国民的不觉语是国家不强盛的重要原因。 (3)要使国家强盛,首先要使国民觉悟。(4)个人的选择应考虑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

解析:

1.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指代词语指代内容要合理准确。如:(1)若答为“日本人”不给分

3.学生应培养理解句子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怀疑和歧视”占2分,“感情”占2分;意思对就得分)

4.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5.这是一道半开放题,只要有一定的道理,有理有据,文通句顺即可。

 

相关题目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
植物细胞中葡萄糖生成和彻底氧化分解的细胞器依次是    
植物细胞中葡萄糖生成和彻底氧化分解的细胞器依次是        ①线粒体                  ②细胞质基质           ③核糖体        
某氧气分子的质量为m g,12C原子的质量为n g,用NA表示阿伏伽
某氧气分子的质量为m g,12C原子的质量为n g,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氧气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该氧气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B.晴天之下,旋风忽来,那雪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
已知函数, 且,则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   .
已知函数, 且,则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   .
将0.5 mol镁投入足量盐酸中得到溶液A,另将0.5 mol钠投入足量
将0.5 mol镁投入足量盐酸中得到溶液A,另将0.5 mol钠投入足量水(与盐酸质量相等)得溶液B,反应结束后,A、B质量关系是……() A.A>B        B.B>A 
1898年发现致使烟草得花叶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是“
1898年发现致使烟草得花叶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是“有传染性的活性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病毒的科学家是: A.德国人麦尔         B.俄
已知: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点C,使AB=AC,连
已知: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点C,使AB=AC,连结AC,过点D作DE⊥AC,垂足为E. (1)求证:DC=BD (2)求证:DE为⊙O的切线.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