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文后各题。(共7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文后各题。(共7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26.概括下阕中荷上雨的特点。(2分)

27.这首词的上阕对整首词“咏荷上雨”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26. 灵动(跳跃等);晶莹(润泽、亮泽等)

27.虚写(或“想象”手法1分)“午梦”泛舟西湖,烟雨迷蒙,荷香四溢的清新美景(上阕内容概括1分)侧面烘托(衬托手法1分)被“急雨打篷声”惊醒后欣赏到的眼前荷池跳雨的美景(下阕内容概括1分),更好地表达诗人对池荷跳雨的喜爱之情(思想感情1分)。

【解析】

2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事物的形象。题干要求“概括下阕中荷上雨的特点”。荷上雨,这是描绘对象,主要从动静角度考虑:动态特点,从“散聚”“聚”“跳”等词得出。静态特点,从“真珠”“水银窝”等喻体特点得出。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7.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题干问的是“这首词的上阕对整首词“咏荷上雨”有何作用?分析这首诗,上片写梦中泛舟西湖花底,骤雨打篷,从梦中惊醒。下片写醒来所见景物,与先前的梦境相映成趣。词构思巧妙,意境新颖,梦境与现实对照写来,曲折而有层次,极富变化,细细品味,似乎看到晶莹璀灿的珍珠在碧绿的“盘”中滚动;似乎嗅到荷花的阵阵幽香,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结合题目“咏荷上雨”,整首诗的中心是描绘“荷上雨”,则上阕是虚写和衬托的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某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
某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两光电门1、2,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
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
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C.该金属可以是Al      D.若R为Fe,反应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此联表明了曾国藩破斧沉舟的坚决态度,不流于俗的雄心壮志:只有做圣贤一条路可走
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
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以下关于主观能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又叫自觉能动性 ②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科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B.汽车的发明 C.飞机研制成功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广泛应
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料制家具     
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料制家具      B.大米酿酒       C.石蜡熔化      D.水制冰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
化学家们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化学家们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如纳米TiO2可制成性能优越的隐身型涂料,用于导弹等武器装备上。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