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作《玄守论》以答之,曰:

或谓谧日:“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于穷而不变乎?且道之所贵者,理世也;人之所美者,及时也。先生年迈齿变,饥寒不赡,转死沟壑,其谁知乎?”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1页     共13页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2页     共13页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1)你今年二十岁,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的。

(2)富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为什么不顾惜自已,等待困穷而不作改变呢?


解析:

【小题1】通晓

【小题1】①是叔母的教诲,④是皇甫谧的性格。

【小题1】(1)4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汝、道、无以译对各给1分。

(2)5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欲、恶、委、形译对各给1分。

【文言翻译】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候名叫静,是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皇甫谧过继给他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他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节制的游荡,或有人以为他是呆傻人。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虽然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岁,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的。”因此叹息说:“从前,孟轲的母亲迁居了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已有所得,我能得到什么呢!”叔母面对皇甫谧流泪。皇甫谧深受感动,并激发了他的志气,于是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他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经典学习,终于博通典籍百家之言,皇甫谧性格恬静,没有奢望,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已的事业,自已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

有人劝皇甫谧为赢得名声而广泛结交,皇甫谧认为“不是圣人,哪能做官交友博取好名?住在乡村照样可以享有尧舜之道的美名。自已并非圣人,又何必去与达官贵人结交,为公事忙碌从而得到好名声呢?”于是,皇甫谧写了《玄守论》来回答劝他广泛结交的人。他在《玄守论》里写道:

有的人对皇甫谧讲:“富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为什么不顾惜自已,等待困穷而不作改变呢?况且从道义上讲,最可贵的,是治理国家,而对一般的人来讲,及时行乐便是美事,先生已经年老,牙齿也发生了变化,连温饱都没有解决,今后死在山沟河谷之中,又有谁知道呢?”

皇甫谧回答道:“人最看重的,是生命;道最渴求的,是形体的完美。生命和形体都不应该被疾病所侵害,如果扰乱了形体以至于损及性命,又怎么谈得上脱离贫贱而存富贵呢?我听说吃人家俸禄的人,就得分担人家的忧患,形体强壮的人尚不堪忍受,何况我体弱多病呢?对于文士来说,贫穷是司空见惯的,讲究道义的人的确也常受到轻视,然而处于贫穷之中而得到道的真谛,一辈子没有忧患,与那种为了追求富贵扰神耗精相比谁好谁坏,自然不言而喻啊!另外,生时不为人知道,死时不被人惋惜,这样的人才是最得道的真谛的呀!聋哑的人,是天下最得道的人。一个人死了,天下的人都为他号啕大哭,因为他的死,对天下有很大的损失,有的人健在,全国的人都为之而欢欣鼓舞,因为他的健在,对全国人都有好处。然而,天下人的哭或笑,并不能使该死的人不死,该生的不生。所以有至道至德的人,不会因外界影响损益到他的死生。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体魄很健壮。如果为了换回天下人的悲痛而去追求损害生命的名利,顺应全国人的心意去追求无益于身的富贵,这哪是道德的至高境界呢!只有不追求名利,才会无损于性命,身体就会更坚强;只有不求无益于身体的富贵,道行才会更深厚。身体坚强就不会损及生命,道行深厚就不会变浅薄。如果能保持坚实的身体、深厚的道行,将名利、富贵置之度外,看作只是形体表面的东西,那么我的道行是最完善的。”

于是,皇甫谧没有去做官。他潜心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故当时人说他是“书淫”。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将会耗损精神。皇甫谧说:“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是上天预定的呢!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将万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再将电表
如图所示,将万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两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两组任选一组) 第一组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两组任选一组) 第一组: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苟子·劝学》)   (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边上有一动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边上有一动点沿运动一周,则的纵坐标与点走过的路程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  
关于农业分类的提法,正确的是A、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区别是
关于农业分类的提法,正确的是A、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区别是依据农业生产对象B、粗放农业属于畜牧业C、种植业都属于密集农业D、我国当前农业是以商
He often spend much time_________English.    A. practice speaking      
He often spend much time_________English.    A. practice speaking              B. practicing to speak     C. to practice to speak           D. practising speaking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
如图5, 在△ABC中,AB=AC,AD⊥BC于点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
如图5, 在△ABC中,AB=AC,AD⊥BC于点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D = BD     B.BD = CD       C.1 =2       D.B =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