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 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① 苏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

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①

苏轼

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时苏轼谪居海南岛儋耳(今儋县)。②古时立春日习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阕“春幡”,指旗帜;春胜,剪纸图案,以示迎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苏轼被贬至蛮瘴僻远的“天涯海角”,填词描绘故乡春日习俗以排遣愁绪。

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诗人将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亲切。

C.“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

D.“一阵春风吹酒醒”,诗人无福消受“打春”的欢娱,借酒浇愁亦不失豪放。

E.以海南不得见的雪花比拟海南的杨花,为他乡“不似天涯”作了精妙的诠解。

(2)按《文心雕龙》的说法,“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全词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指出这首词使用“同字”的特点并简评这样用字的效果。

 

答案

(1)AD(这两项错误同源。苏轼这首词是记实抒情,不是追忆往昔。与其他谪官不同,苏轼对异地风物不加排斥,他心胸开阔善于发现美、赞颂美。在我国词史上讴歌海南之春,苏轼开先河。)

(2)答案要点:①诗人将同一个字间隔重复使用。②“同字”,错落有致,音调明朗,突出对“春”的渲染,另有一番情趣。

 

相关题目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
One day an American called Simon went to London to visit his friend, Rick. Rick
One day an American called Simon went to London to visit his friend, Rick. Rick told him that his flat was on the first floor. When he arrived, Simon went straight to the first floor of the building.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轩榭     蔷薇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轩榭     蔷薇     湛蓝     龙凤成祥 B.蟠龙     帷幕     书斋     惟妙惟肖 C.孕育     绝伦    
若a=2,a+b=3,则a2+ab=________.
若a=2,a+b=3,则a2+ab=________.
以下是某位发明家的阿姨对他的谈话:“我从来没看到过像
以下是某位发明家的阿姨对他的谈话:“我从来没看到过像你这么游手好闲的男孩……你已经半小时没有说话了,只会打开壶盖再盖上,现在又拿一个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是 A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是 A.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程颢、程颐认为“人伦者,天理也” C.董
下列关于肽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100个氨基酸合成的一
下列关于肽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100个氨基酸合成的一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99个 B.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肽键的数目和水分子的产生数是
学完溶液知识后,王峪川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
学完溶液知识后,王峪川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