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 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① 苏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

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①

苏轼

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时苏轼谪居海南岛儋耳(今儋县)。②古时立春日习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阕“春幡”,指旗帜;春胜,剪纸图案,以示迎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苏轼被贬至蛮瘴僻远的“天涯海角”,填词描绘故乡春日习俗以排遣愁绪。

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诗人将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亲切。

C.“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

D.“一阵春风吹酒醒”,诗人无福消受“打春”的欢娱,借酒浇愁亦不失豪放。

E.以海南不得见的雪花比拟海南的杨花,为他乡“不似天涯”作了精妙的诠解。

(2)按《文心雕龙》的说法,“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全词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指出这首词使用“同字”的特点并简评这样用字的效果。

 

答案

(1)AD(这两项错误同源。苏轼这首词是记实抒情,不是追忆往昔。与其他谪官不同,苏轼对异地风物不加排斥,他心胸开阔善于发现美、赞颂美。在我国词史上讴歌海南之春,苏轼开先河。)

(2)答案要点:①诗人将同一个字间隔重复使用。②“同字”,错落有致,音调明朗,突出对“春”的渲染,另有一番情趣。

 

相关题目

废旧塑料回收和利用是减轻“白色污染”、实现资源再利用
废旧塑料回收和利用是减轻“白色污染”、实现资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课题】废旧聚丙烯塑料热分解主要产物
(08年南京一中三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
(08年南京一中三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电键K断开。当K断通时
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高温下用足量氢气还原,得到金
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高温下用足量氢气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0 g,将生成的水用足量的浓硫酸吸收后,浓硫酸增重0.9克,则a的值为(    )
单项选择 Nanjing is _______ capital of Jiangsu and it is _______ city with
单项选择 Nanjing is _______ capital of Jiangsu and it is _______ city with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A. a; a     B. a; the                       C. the; a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诚子书》) ②“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入口处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
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
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势就是电压,它是内外电路电压之和 B.电动势不是电压,但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C

最新题目